荣登封面!浙师大“活教育”基地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夏伍华登上核心期刊封面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20

   近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刊发了浙师大“活教育”基地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批注策略教学的价值与实施路径》《创新批注方法促进深度学习》等系列课改研究文章。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夏伍华还登上了期刊封面。这是专业期刊对学校教研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这位一直致力于乡村学校教育改革事业校长的高度认可。


《小学语文教师》2023年首期封面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专家团队的指导”,夏伍华说,自2020 年起,浙师大教育集团王国均、钟晨音两位老师领衔的专家团队开始指导学校的“批注式阅读”课题组,结合乡村学校实际,以“活教育”理念为引领,以“读写教室”为载体,在不同年级进行了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探索。夏伍华认为,这项研究极大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深化了他们对批注策略教学的价值与实施路径的认识。


浙师大专家团队为学校老师答疑解惑


   王国均认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读写教室”具有非凡的意义、价值和功能,它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语文学科的本质,进一步认识语文教育和教学的目的、意义、方式与过程,进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使我国的语文教育和教学研究快速跟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可能描绘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和教学的新图景,让师生在“读写教室”“读写学校”中紧紧拥抱“全读写生活”,分享自我发现的乐趣,追逐自我实现的理想。


 崧厦街道中心小学读写教室项目揭牌


“‘读写教室’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读写教学理念,旨在为学生营造琳琅满目的读写环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大单元读写活动,采用‘选择、差异和分享’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在崧厦街道中心小学取得的成功证明了王国均、钟晨音团队眼界和能力,也坚定了他们对“读写教室”这一理念的信心。


王国均与钟晨音定期追踪项目进程


     王国均认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读写教室”具有非凡的意义、价值和功能,它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语文学科的本质,进一步认识语文教育和教学的目的、意义、方式与过程,进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使我国的语文教育和教学研究快速跟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可能描绘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和教学的新图景,让师生在“读写教室”“读写学校”中紧紧拥抱“全读写生活”,分享自我发现的乐趣,追逐自我实现的理想。



    经过三年的实践,夏伍华发现,“读写教室”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全面成长。与此同时,学生也变得更爱阅读,更爱写作,学业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夏伍华表示,今后将着眼于“培养积极而独立的读写者”这一目标,加大力度开发一系列便于操作的批注工具微课程,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使用面;贯彻新课标理念,加大批注大单元的构建和“X+批注”多阅读策略课堂范式的开发;着力打造良好的批注阅读环境,开展批注大师评选、批注小专家评比,大范围推广批注海报、“批注圈”,构建富有特色的批注阅读校园文化,带领师生和学校再上一个新台阶。


读写教室项目成员合影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