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棒的培训 超值的遇见 期待绽放超美的未来
“这是假期中一次超棒的培训,一次超值的相遇,如同一束美丽的光,希望能照亮我们为成为未来名师而努力前行的路”。8月5日下午,浙师大附属学校首届未来名师培育工程线下培训圆满落幕。61名青年教师回顾为期5天的培训,收获多多,满心欢喜。教师们在培训教练的带领下,从“一站二看三说话”到朗读练字,从课堂管理到学生互动,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技术,全方位、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参训学员在认真听讲。
【8月1日】
●参训学员在书写板书。
开班仪式结束后,培训教练首先邀请各位学员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一方面能够最直观地展现各位学员的教师形象和语音面貌;另一方面有助于学员们相互认识,加深印象。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培训教练分别从穿、站、看、说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员们的仪态进行了纠正和指导,帮助学员以更鲜活自信的形象面对学生,站稳讲台。
【8月2日】
●陈泾霞老师在讲座中与学员互动。
“什么是教育?”“你认为的五好老师是哪五好?”“三尺讲台上,我是谁?我准备好了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培训助理教练陈泾霞以《珍惜·整合·诊断: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为题作了一场生动的讲座。陈泾霞在与学员们互动中谈教育,谈目标,谈梦想。“教育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陈泾霞希望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让学生真正的认可和爱戴。来自浙师大附属天目初级中学的章红燕老师讲座后感慨道:“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因我的陪伴而幸福成长,我因孩子们的陪伴而幸运渐老,用心爱学生,用心提升自己。教育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
【8月3日】
●参训学员进行朗读技能训练。
上午,培训教练针对学员的朗读技能进行专项培训。教练选取《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乡愁》《匆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不同风格的名篇作为朗读文本,组织每位学员进行朗读,并提出三个培训目标:语音丰厚,声音饱满富有情境美;语气鲜活,能体现相应文本的感情;语调顿挫,有高低、长短、快慢的变化。一字一句一段一文,培训教练耐心给予点评,指导着每一位学员,“语音略单薄,再饱满些,情境美还不足”“语气稍平淡,可以再融入一些感情”……学员们参与热情高涨,学习劲头十足,在一次次调整完善中,朗读、说话水平获得稳步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编写教案,可以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下午,培训教练组织进行教案设计三层级理念的学习和技能培训。伴随着一声声发问“你有写教案、详案的习惯吗”“你有用电脑写的习惯吗”“你会逼自己去原创吗”“你的备课专业性强吗”,学员们陷入深深思考。教练指出一篇优秀专业的教案应格式规范、内容科学、理念人文。格式上由两个“分析”、三个“设计”有机组成,且每个部分的撰写语言要规范;内容上,相关的分析和设计精准,教学重点和难点等要符合文本学习要求;理念上,单篇文本的设计体现学生的自主成长,单元或专题内多篇文本的设计则体现共选、分选、自选的渐进开放和自主。学员们聚精会神,认真听讲做记录,准备将“非指示性”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学科教案,后续进行成果展示,在学员间交流心得的同时也想抓住机会在培训教练的点评下及时修改完善。
【8月4日】
●参训学员原创课件交流展示
上午,培训内容涵盖内容、理念、策略三个部分,内容要科学,理念要人文,策略要明晰。培训教练重点介绍了“非指示性”课堂教学的十大准则,他指出“非指示性”课堂教学十大准则,要求发挥两个作用,体现两个要求,落实两个操作,实现两个目标,树立两个意识,追求两个境界,转换两个方式,塑造两个形象,改变两个管理;以此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育,也避免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育。培训教练还介绍了课堂实施的牵手、松手和放手三个步骤和阶段,让课堂逐渐走向开放,学生逐渐走向独立,教师也逐渐走向智慧。通过循环往复的实施,走出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指示性”教学,也避免教师放任无为、学生低级重复的“非指导性”教学。
下午,培训内容涵盖维度、理念、策略三个部分,维度要科学,理念要人文,策略要明晰。培训教练重点介绍了三个意识——学生意识,学科意识和技能意识。他指出,学生意识是人文性的体现,评课时要关注是否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一步不虚地有效学习、一个不少地加入学习;学科意识是科学性的体现,评课时要关注是否正确把握学科性质,准确选择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程序,精巧设置教学题目;技能意识是艺术性的体现,评课时要关注是否仪态雅,眼光活,说话美,写字巧,课件精。
【8月5日】
●参训学员分组上台畅说感言和建议。
培训教练就作业、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进行了培训。教练指出,教师应当积极运用“非指示性”理念引导学生作业自纠,在作业布置、批改、讲评三方面开展改革,做到作业布置公开、作业批改开放、作业讲评下移,积极调整布置作业的方式。比如,作业的内容,可以调整。如语文要逐步减少机械操作类的练习题,把主要的作业内容转移到语感、语料和语用这“三语”上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语感,通过背诵积累语料,通过表达训练语用。
在集体教育方面,教练指出,集体教育应当运用“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开展,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教师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原理学习,让学生自主面对、自主反思、自主判断、自主调整,从而自主成长。因而,主题班会教育的设计程序应当包括:教师激趣引入;学生分析案例;学生自我归因;教师介绍原理;学生对照分析;任课教师点拨;学生总结收获;教师引领提升。
在个体教育方面,教练提及,新教师们应当反拨“发号施令,强迫改变”的指示性教育方式,走到“非指示性”教育的正道上来,尝试用“六句话六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可问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有什么感受?现在有什么认识?接下来该怎么办?需要我什么帮助?说说现在对你的评价。
在此次培训的最后,教练逐一对61名学员完成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进行点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练强调,教学设计用语应当简洁、科学,并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更要始终具备超越一般的精品意识,以“两分析三设计”为基本格式,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调整设计。此外,教练还就学员们教学设计中的细节进行了指导。
●参训学员对培训的感受。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在五天的培训中,来自浙师大附属学校的各位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技能。期待大家能进一步吸收、消化、提炼,创新所学,并能与实际相结合,“用新的眼光看教育,用新的方法做教育”,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