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这位老师的论文被《北大语文论丛》刊发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媒体推广部 发布时间:2023-10-11

  近日,浙师大教育集团“活教育”基地——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小学姜丽凤老师撰写、浙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国均老师点评的论文《“联结+批注”多阅读策略教学的一次尝试——以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为例》在《北大语文论丛》刊发。



  《北大语文论丛》是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文教育研究集刊。本刊依托北大中文系和其他相关学科院系,充分利用北大校内外的学术资源,围绕语文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侧重对语文课程与学科以及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学术层面研究。本辑聚焦语文教学热点“阅读策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梳理,阐述“阅读策略”的概念、发展脉络与动向,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



  批注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一种传统方式,它能否成为有深度、有个性且有效率的阅读策略,本文试图用实践来回答这一挑战性的命题。文章探讨了利用批注工具解决批注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运用扶放有度的教学理念使批注策略更具可教与可学的实施路径。实践证明,批注策略是让学生成为独立阅读者的重要工具,而批注课堂则是让学生成为成熟阅读者的盛大对话场所。


  王国均认为,小学语文批注教学的研究在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实实践中语文能力中下学生批注能力的可获得性和效能感不足。姜丽凤老师这一教学案例就是借鉴国内外最新批注研究成果,尝试研究“批注技能连续体”这一发展路径,研发配套的教学海报、微课、读写任务单、评价量表等一系列支架和工具系统,让中下能力的学生学得会,学得有成就感,意在将批注从一个单纯的方法转型为能助力并增进独立阅读理解的策略。


  王国均介绍,姜丽凤老师很早就注意到可以结合预测策略的教学与指导培养学生批注的能力,在加入“读写教室”研究团队以后,她开始理解阅读策略对于培养“独立而成熟”读写者的重要作用,因而她的课堂教学风貌发生了很大改观,学生的独立批注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在本案例中姜丽凤老师还探讨了“X+批注”多阅读策略“扶放有度”的单元教学模式,尝试了阅读路标、批注海报、颜色编码、批注任务单、讨论话头以及批注量表等新方法。王国均表示,这些方法新颖实用,真正实现了批注教学从阅读方法层面向阅读策略层面的飞跃。


个人简介


● 姜丽凤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姜丽凤,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小学副书记,副高级教师。曾获浙江省优秀辅导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德育优秀工作者,上虞区名师等荣誉。多年来,一直怀着纯朴的热爱,在教育教学的土壤里,乐此不疲地耕耘着。曾获上虞市优质课比武一等奖、上虞区阅读指导课一等奖;撰写的二十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德育》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主编了《伞花朵朵》等书籍。多次在省市区多地开展公开课、讲座,参与的课程《儿童乡情教育课程群》获绍兴市精品课程群;主持的《批注+联结策略在高段阅读课中的有效运用》等多个课题在市区获奖,其中《伞文化与少先队教育的研究》等两个课题获全国少先队课题一等奖。


  

● 王国均老师


  王国均,浙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读写教室”理念的倡导者,全国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理事长。研究领域:创新式教学法、媒介素养、读写策略及其指导、拓展类课程设计、支架式课堂设计、读写教室项目以及项目式学习单元设计等。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