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奉化锦溪小学:学校承办淳安县小学数学新锐班研修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表现性评价体系,展示阶段性成果,优化评价推进路径,11月7日,学校承办了以“展表现性评价,探生本化课堂”为主题的淳安县小学数学新锐班研修活动。
课堂展示
许冬儿执教了《11-20各数的认识》,她基于表现性评价要求,通过看图填数、圈十数数、给数找家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11-20各数。在数形结合的观察、对比中感悟十几的数的结构特征,理解其意义,引导学生实现从计数单位“一”到“十”的跨越,凸显“以群计数”对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作用。
丁慧娜执教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她通过设计猜数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按群计数的需求,让学生知道数较大数时要先用较大的计数单位进行计数。同时在学习任务中设计用数量有限的珠子表示数,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代表不同计数单位,体会位置思想,并进一步熟悉计数单位。在后续的数数活动中,学生通过思考拐角数是怎样数的,掌握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学习了满十进一的数数方法。并进一步利用数线沟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感。全课重点强调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数的表征以及数感的培养。
观点分享
聂雪丽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表现性评价进行了介绍,她先介绍了四组任务设计、学生的测评表现、水平划分和量规表,再从评测结果中得到教学启示:增加半结构化和无结构化的材料、改编课本习题促进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数感整体进阶。创设真实性情境,开放性、挑战性问题,发展学生数感的高阶水平。
周雪姣从任务群设计的角度对《大数的认识练习》进行了介绍,由本单元的测评题和测评结果得到启示,整节课安排了三大任务,并且从目标解读、学生作品、设计意图三个方面进行展开。让在座的老师感受到基于表现性任务群的设计,能让上课的目标更加精准,目标更指向于素养,任务与目标更加匹配,板块更加精简。
专家引领
赵芳燕作了题为《表现性评价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思考》的讲座。讲座基于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以“表现性评价”如何嵌入课堂教学为主题,分析两节数概念课的优点和改进建议。她认为,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课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目标、框架、方式、资源、意义等多个维度优化教学,使数学课简单而有效、丰富且深刻。
汪杰的讲座《数感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是关于表现性评价的一次实践研究探索。报告从表现性评价的产生历史开始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表现性评价的一般路径,包括四个步骤:素养目标具化、表现性任务设计、评价量规编制和测评结果分析。在报告中,汪杰通过生动的例子向大家展示了系统研究的魅力这种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体系,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价他们的数感素养。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思者常新,众行方能致远。对于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的学习和探索,任重而道远。教师们将继续研究,赋能新课堂,力求在评学教的道路上,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