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学校举办第五届学术节
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学校举办了第五届学术节活动。
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富春名校长夏科平莅临学校,作了题为“基于学情与终端思维让课堂更精准”的专题讲座。从宏观把握、活动开展、优化学习的生态、德育激励、学习模式、学生培养等多维度阐述课堂精准教学的提升路径。他指出,管理真正落实到位是教育精准有效的基本保障,要明确中考命题的方向,动态把握复习节奏,精准定位学生学情,并且精准因人施策。他强调,优秀的教师必须兼顾好协调者、指导者、监督者和鼓气者这四重身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实现科学管理、精准提质。
学校教师张攀以“绘多彩生活,追诗意人生”为主题,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指导,课堂设计以“语言陌生化”这一特质为切入口,以“中秋圆月”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现代诗歌的写作。来自杭州观成实验学校的教师余俊杰从一个“⚪”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从形状相似、内涵相似再到精神情感、人生哲理,层次逐级递进,为学生们插上了写作中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教师金瑞奇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亮点,并对学业考试中的写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写作不仅要依靠课标中的表述,而且要有具体的情境、开放的思路和情境支架。
学校教师施江舟老师执教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国家统一为主旋律、以人权解放为主线,设计了“进步与落后——制度的冲突”“胜利与失败——内战的爆发”“光荣与梦想——美国的腾飞”三大板块,设置四个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探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及意义,理解南北战争期间颁布的两个法律文件的作用。课堂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又含有新课标理念的培育。金华第十五中学教师何雪飞执教的《原始农耕生活》则利用袁隆平在江西万年亲笔题下的8个字——“野稻驯化,万年之源”导入本课,以考古发现为课堂主线,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整堂课分为“考古·发现”“考古·探究”“考古·感悟”三大板块,各板块之间联系紧密、层层递进。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图贴”这一新颖的课堂活动方式,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婺城区教研员王国林和浙江省特级教师邢乐耘对这两节课进行深度点评,同时给全体社会组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一要终身学习;二要重视课堂生成;三要合理设置课堂活动环节;四是要注重“五个意识三个强化”。
学校教师胡燕执教的《食物与营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增重现象为切入点,BMI计算作为导入,构建真实情境。课堂紧扣中国健康组织提供的青少年能量需求标准,通过提问和采访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健康食物,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德清县华盛达外国语学校教师符加明带来了《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课,通过直观的“小孔看球”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古人观察范围的局限性,同时,课堂的精彩之处在于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演示去支持前人或反驳前人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研员徐宏武高度肯定了这两堂课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另外,徐宏武送给婺外科学教研组两个锦囊妙计——备课和评课技巧。备课时,每个学习任务用“教学评”一致性细致解剖,促使教学目标稳步落地;评课四步走:再现片段、亮出观点、寻找证据、迁移应用。
学校教师杨智智从教材原题入手,聚焦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轴对称视角下的一类问题的探究。注重落实两个基本图形——“飞机形轴对称”和“蝶形相似模型”,注重渗透转化、类比以及方程等数学思想。杨智智引导学生在一系列变式练习中,以知识为本源,将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添加辅助线以构成基本图形进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核心素养。嘉兴市运河实验学校教师金叶双通过系列的基础应用呈现出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结构梳理,进而循序渐进聚焦“十字架模型”性质的探究与应用。金叶双注重引导学生对“十字架模型”的等量关系及性质头脑风暴,应用相关面积相等的性质对中考题进行研究与解决,进而结合变式训练和综合题引导学生知识学习、思想应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多方面融汇。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春蚕奖获得者教师陈建新对两位授课教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合理,且对新课标的理念理解到位,注重四基四能的渗透和落实,达成了较好的复习效果。随后,陈建新作了题为“例谈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与建议”的专题讲座,其中提到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并且结合课例进行讲解,现场老师们都表示受益良多。
学校教师何燕华的九年级读写课How to write a reply,深入浅出地从Greeting, Writing purpose, Body part(answer questions), Ending&wishes等四方面引导学生从读到写,尤其关注作文的审题。何老师为学生搭建了充足的写作支架,从写作结构到写作内容,并强调一些实用的writing tips,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输出。来自金华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教师卢佳玲带来的是七年级听说课At a restaurant,她从what to order, why to order, how to order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了分析,并带领学生围绕这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听说任务,课堂气氛活跃。
特级教师诸才章围绕核心素养、课程六要素、教学评一体化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等新课标理念对教师的日常英语教学进行了细致的指导。特级教师陈永芳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时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语境,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关注学习的真正发生。此外,教师尤其要关注“教学评一体化”,关注语用,注意表达的得体性和适用性。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今后,教师们将继续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聚焦教学行为的改进,不断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样态,赋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