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料 | 给课堂搭一个脚手架 助力师生登高望远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13

  “课堂上,学生话语表达活跃固然可喜,但思维的活跃更为重要。”

  “我们要多给学生机会,多给学生舞台,多给学生阳光,把他们卷入课堂。”

 

刘晓在为英语老师作讲座。

 

  119日—10日,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省特级教师刘晓赴附属瑞安高级中学,开展了一场  “‘诊、导、思、行’贯穿式教学与改进”读写专题研讨调研。在与学校的英语老师交流时,她希望,老师们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激活孩子们的大脑,实现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 刘晓在听课。

 

  两天的时间里,刘晓深入高一、高二英语课堂,分别听了黄慧君的B1U3 Reading for writing读写课和姜丽平的XB1U4 Reading and thinking阅读课。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的备课思路、上课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在研讨环节,高一、高二诸位英语老师纷纷谈了看法。林瑞认为黄慧君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堂活动循序渐进且环环相扣。”李芬表示:“姜丽平的阅读课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语篇分析,这大大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丁良伟深有同感,他认为,姜老师这堂课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她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引导,总结得出的general-specific语篇框架极具指导意义。黄秀群认为,非要为两位老师的授课找出一点“不足”,就是囿于课堂时间的限制,结尾略显匆忙,一些效果未完全展现。

 

  “两位老师的课都上得非常棒。”刘晓认为,黄慧君的课“目标准确,教学设计有方向;方向明确,教学内容有重点;进阶学习,活动设计有梯度;前后贯通,教学评一致有方法”;姜丽平的课“很饱满完整,目标清楚,内容精确,一听就知道备课花了不少心思;此外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情,在语篇分析上非常认真细致”。

 

● 刘晓作点评、与老师们现场交流。

 

  “当然,课上得好并不表示没缺点。”刘晓针对如何进一步基于学情看教材,如何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如何进行更精确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迁移创新,如何让主题意义的探究更自然更真实,如何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合理的脚手架,帮助大家登高望远,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等问题,与老师们开展了深入交流。

 

  研讨之后,丁良伟展示了对10月份公开课B1U2 Reading and thinking做出的教学反思与改进。丁良伟表示,通过刘晓老师的的悉心指导,他对第一版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改进,主要针对活动的过渡衔接与真实产出两方面内容进行修改,并且分享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此外,刘晓以“指向素养的阅读课教学案例解析”为主题作了一场微讲座。并对目前英语高考的形式变化进行了解读,分析了高考针对“读”“写”的命题特征,并根据学校具体学情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老师们要明确备考方向、优化备考计划、高效精准教学。

 

  据了解,此次活动主要针对附属瑞安高级中学三个年级进行教学指导。刘晓于119日开展了听评课指导、“教考衔接一全国I卷定命题特征与教考策略”讲座;1110日开展“专家引领下的‘诊、导、思、行’贯穿式教学与改进”系列活动,通过“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专家基于问题的指导,教师反思改进,教师课堂再实践”四个环节,引领教师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改进与教师专业成长。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