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学校开展七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张丹坤、应范慧 发布时间:2023-11-29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31128日在浙师婺外举行婺城区七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区教研员陆敏老师对课堂提出三个观察点:第一,听说课堂是否创设了“真实情境”,体现真实性的学习理念;第二,磨音的重点是什么,是否体现语用推理能力;第三,课堂中是否落实“教--评”一体化。带着陆老师的这三点要求,我们一起走进两位老师的课堂。

 


 

  第一节课是我校潘悦老师给我们带来M9U1 Were enjoying the school trip a lot. 潘老师播放学生日常生活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尝试用进行时描述自己在做什么。并在课堂磨音部分十分细致地让学生通过重音和升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的主题意义:母亲对于孩子的“关爱”以及孩子乐于与母亲“分享”。最后潘老师创设的真实新颖的活动情景,让学生自然地有感而抒。

 


  同样的课程来自金华九中的吕雨晴老师以一首节奏欢快的chant导入,再次带领回顾学生研学的情景,运用所学的短语介绍正在发生的动作。问题铺设由易到难,引导学生使用现在进行时进行语言输出,从wherewhowhat展开教学,设计巧妙有创意。课堂上学生积极活跃,老师反馈评价及时,真正做到“教--评”一体化。

 


  课后,三位资深的英语老师对潘悦及吕雨晴的“同课异构”教学过程做了精彩点评,来自四中的李艳老师认为:潘悦老师的听力环节层层递进,磨音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输出环节既回顾了课堂内容,也关注了真实的交际需要,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教学理念。对文本深挖的过程中紧抓关爱主题,为学生后续的精彩展示作了很好的铺垫。

 

  来自五中的陈红霞老师给予吕雨晴老师高度评价:第一“活”,学生很活跃,教学活动丰富;第二“真”,磨音情境真实,分析对话中的语音语调推断出作者的情感态度,体现了语用的推断功能;第三“实”,切入的话题实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运用能力。

 

  最后陆敏老师对两节课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课堂扎实,活动真实,细节落实。同时,陆老师也给出三点建议:一、checklist需要在输出前展示,让学生了解评价标准;二、课堂上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三、要贯彻课堂的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对今后的初中英语课堂带来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