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你们赠予的小礼物带回国送给妻子,她肯定很开心!来到这里,8个国家组成的交流团竖起大拇指:学校很美,学生很棒,教育很现代
“被树叶包着的是什么?”
“这是中国的传统美食——粽子。”
“这个手工饼干味道非常好。”
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绍兴镜湖小学的烘焙教室里,品尝着师生共同烘焙的美食,外国友人啧啧称赞。
12月7日,来自巴基斯坦、苏里南、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约旦、索马里、秘鲁等8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部官员、教师等30余人赴附属绍兴镜湖小学参观交流。浙师大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沈立煌,浙师大教育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办招商一处负责人寿敏等参加活动。
● 交流活动现场。
● 金海江致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外国友人的到来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由学生组成的鼓号队早早静候在学校大门口准备迎宾表演。
“这是我们学校首次接待如此规模的国际友人访问。”金海江在致辞中说,并以“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学校”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和学校发展情况。金海江从江南水乡、绍兴黄酒再到名人鲁迅等,向客人展现了绍兴“山清水秀之乡”“名人荟萃之地”的盛誉;从学校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建设、合作办学发展等方面,向交流团展示了学校的新变化、新发展。其中学校的劳动、科技特色课程展示赢得交流团的阵阵掌声。
● 俞学志主持。
“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交流活动,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附属绍兴镜湖小学书记俞学志主持活动。
随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校园,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的声乐社团、合唱社团及舞蹈社团还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古筝表演、《大鱼》声乐表演及《最靓的仔》舞蹈表演。
● 学校小导游在解说。
大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学校的信息教室、书法教室、创新实验教室、指精灵手工坊、烘焙教室、足球场等场所,每一处都由学校学生用英文进行解说。
学校展现了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绍兴特色的文化项目。体验书法、缝制工艺包、编织中国结、制作桃花酥等多种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全方位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子风貌。
在书法教室,外国友人纷纷拿起毛笔,体验书法。一位叫Hila的国际友人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将纸收起带了回去。在手工坊,大家在胸前佩戴起了中国结。“我要将这个小包带回去送给我的妻子,她肯定会很喜欢。”一名巴基斯坦友人将学生送给他的手工包放进了口袋。
● 外国友人与学生合影留念。
交流活动结束后,国际交流团的成员们依然“意犹未尽”,主动加了该校老师们的微信,希望作进一步交流了解。“他们对我们学校的劳动教育特别赞赏,很想了解孩子们如何自己动手制作手工包、微型建筑等。”学校一名老师说。
● 交流团合影留念。
“我们的学校是中**千万万所学校中普普通通的一所,但我们学校朝气蓬勃,生机无限”。金海江说,自合作办学以来,学校发展提速,各类教研活动、调研工作等显著增多,学生综合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育水平等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此次国际交流活动是学校努力进行国际化尝试的一个缩影,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海外学校交流。
据悉,这是由商务部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中小学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的活动内容的一部分。活动也受到了绍兴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绍兴电视台、《绍兴晚报》对此进行了详细跟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