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 | “读写”润心,努力培养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03

  1228日下午,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开展以“聚焦联结策略 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读写教室专题研讨活动,旨在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浙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读写教室”项目研究与倡导者王国均,教育学院博士方向,宁波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党委委员、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周胜敏,宁波高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项扬舫出席研讨。


课例展示



  应明红老师带来“发现寓言中的‘对比’”一课。课上,应明红通过联结单元,引导学生发现“对比”;运用“对比”,启发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发现。联结生活,创编寓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搭建支架,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整堂课环环相扣,妙趣横生。



  毛静红老师带来了“发现寓言中的‘反转’”。毛静红通过联结课内阅读,带大家认识“反转”;引导学生浏览寓言故事,寻找“反转”情节;带领同学们一起联读寓言故事,发现“反转”密码;最后读写联结,迁移运用,用“反转”的方法创编寓言。整堂课学生们积极参与,氛围活跃,呈现了“读写教室”理念下读写融合的教学新样态。


读书分享



  读书分享环节中,李琼露老师为大家分享了王国均主编的《读写教室:语文教学新样态》一书。她从“初见,新奇邂逅”“沿途,读写润心”和“求索,实践致远”三个板块讲述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她希望老师们能以这本书为引,用“读写”润心,努力培养“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让学生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名师讲座



  方向博士作了“学与教的新认识”主题讲座。方向以两幅漫画为导入,生动阐释了“学习”的内涵。她引入“学习科学”研究模型图示,从学习原理、信息加工模型和认知结构原理等科学依据,阐明了“学习是由内部心理结构变化和外部行动变化的协调统一”的观点。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方向以“学习目标的制定”为例,使理论落地,对学校推进“读写教室”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启发。


  讲座过程中,王国均就相关内容与方向进行了互动探讨。


  此次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同时给大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将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有效路径。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