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料 | 集团专家、特级教师朱昌元在《教育家》刊文谈思辨性表达
近日,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特级教师朱昌元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教育主流媒体《教育家》杂志上刊文,以《思辨性表达:在提问与思考中走向深刻》为题,提出了对思辨性表达的相关见解。
“思辨性表达是一种重要的理性思维表达,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设置了‘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学习任务群,可谓一线贯穿,全程涵盖。”朱昌元认为,设置思辨性表达的学习任务,用课程标准的话说,就是为了“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朱昌元表示,尽管思辨性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磨砺,但在充分激发、挖掘、整合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指导和强化训练,思辨性表达能力必定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如何提升思辨性表达能力?朱昌元提出了三条循序渐进的路径:学会有价值的提问,这是思辨性表达的逻辑起点;学会多维度的审视,这会使思辨性表达变得立体;要去有纵深的掘进,这可让思辨性表达走向深刻。朱昌元认为,思辨性思维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更是应当着重培养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更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引导与训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思维,提高思维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教育家》杂志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教育主流媒体。杂志依托《光明日报》在知识界、文化界、教育界、理论界的权威影响力,致力于打造深度与广度并重、专业与内涵并包的教育人物高端期刊,杂志创刊以来,已经举办了“寻找大国良师”“寻找中国好校长”“教育家成长大讲堂”“国家语言文化大讲堂”“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中国校长创新发展大会”等多个影响广泛、反响热烈的品牌活动。
朱昌元,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专家、课程教学部主任。金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第二届、第三届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导师,教育部首批“内地—香港教师交流计划”中文学科指导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先后任职于浙江金华第一中学和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管理工作,出版《穿越语文丛林》《中学语文执教力》《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等语文教育著作10多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案例2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浙江省及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东、山西、河南、云南、内蒙古、香港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讲学数百场。参加帮扶四川马边、四川青川、甘肃民勤、青海海西州、宁夏石嘴山、新疆阿克苏等地多项教育公益活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浙江教育报》等报刊作为封面人物或专栏名师加以推介。
附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