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教室”理念下的学习单设计与应用——吴艳丽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吴艳丽 发布时间:2024-01-17

在浙师大王国均教授和衢州市教研员施燕红特级教师引领下,原白云学校、现新华二小陈红梅读写团队,从2014年开始探索“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儿童体验式读写课程,2018年开启“读写教室”实践。“读写教室”遵循“差异、选择、分享”的原则,打造具身读写环境,开发读写策略课程,研制读写工具,设计读写路标,开展“扶放有度”的教学,以培养“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为最终目标。


  今天推送的是陈红梅工作室吴艳丽老师撰写的《“读写教室”理念下的学习单设计与应用》,本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

  学习单是依据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课堂教学的路标,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抓手,是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支架。我校“读写教室”团队十分重视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下面谈谈课内和课外阅读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

  一课内阅读,策略融合

  统编版教材策略单元的学习是个全新的挑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策略,我们尝试将学习单进行拆分,把策略的习得分散到教学各个环节中。

  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文的策略学习要求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策略学习过程可视化,利用学习单及时将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实时监控。我们把学习单分为三个板块:

  1.阅读提醒板块

  学习单中直接出示本文要学习的新策略——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同时将该策略应用的诀窍也一并呈现出来,让学生阅读前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此外,提示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技能,不仅能让他们巩固之前的阅读技能,还有助于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方萍设计,王国均指导)

  2.读中记录板块

  这个版块,我们融进了提问策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对提高阅读速度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另外,我们还提供了记录表格,简单明了,利于学生清楚地监测自己的阅读速度。

(方萍设计,王国均指导)

  3.读后反思板块

  我们设计读后反思板块,希望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策略掌握、课文理解上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方萍设计,王国均指导)

  课内阅读学习单从读前指导到读中监测记录,再到读后反思,逐步递进,依托各板块学习支架,融合多种阅读策略与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多维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为课外拓展阅读打好基础。

  二课外阅读,尊重差异

  “读写教室”主张“依循课程标准而教”。基于课内教材,课内外阅读紧密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运用方法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们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单,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抓手。

  1.预测学习单——感知文体差异

  当下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文体差异,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挑选了童话、小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四种文体进行预测单的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强文体意识。笔者设计了《丰碑》一文的读前预测单。这份预测学习单赋予学生“侦探”身份,与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紧密关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与代入感。预测学习单正面(见下图)由预测小技能和小说插图组成,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吴艳丽设计,王国均指导)

  预测学习单的背面(见下图)则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设计了六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插图对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进行预测,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供支架,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吴艳丽设计,王国均指导)

  针对不同的文体,预测学习单提出的问题也会不同。例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说明文的学习单,重点便放在语言风格、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等方面。依托这些文体特点鲜明的预测学习单,学生课外阅读中能更好地运用预测策略,深化对不同文体特点、差异的理解感受。

  2.主题单元阅读学习单——注重选择、差异、分享

  王国均教授曾提出:“我们要建一间面向未来的教室,要打破同一,面向不确定性,注重‘选择、差异、分享’。”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团队尝试开发了主题单元阅读课程,同一主题下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书籍,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在阅读活动中自由交流分享。主题单元阅读学习单就是这种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学习工具。

  以“爱国”主题单元阅读为例,我们从教材课文《开国大典》入手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学习单设有认领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三个板块。其中,认领任务板块有三种不同的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任务有对应的学习单,指导学生完成各自的任务。(见下图)

(郑菊红设计,陈红梅指导)

  合作与评价也是学习单中的重要板块,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帮助学生完成本次学习情况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细则有针对性地改进。(见下图)

(郑菊红设计,陈红梅指导)

  活动结束后,教师会为学生推荐一组同主题的书籍或文章,依托学习单,带领学生进行同主题拓展阅读活动。

  好的阅读学习单不但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支架,更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有效资源,是实现“不需要教”这一终极目的工具和手段。“读写教室”理念下的阅读学习单,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让学生最终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本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2020.09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