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水平?集团专家支高招
3月1日,教育集团召开2024年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会议。集团负责人沈夏林,教育科研部主任蔡志良、副主任林文伟,合作学校分管教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及教科室主任参加会议。
● 会议现场
● 蔡志良作工作思路介绍
蔡志良对教育科研部2023年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从制度体系构建及运行,入校规划及提供教科研服务,各校教科研水平提升,“活教育”项目研究等方面逐一呈现了合作办学教育科研工作开展过程和成果。同时,基于合作学校管理、指导环节、指导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蔡志良强调,2024年要精细化落实制度办法,强化前置性介入和日常巡回指导,加强对合作学校领军人才的支持,助推合作学校增加高层次课题立项、提升论文获奖及高质量论文公开发表等。
● 林文伟线上作工作指导
林文伟对2024年合作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他建议合作学校要善于借势、借力、借智,学会使用浙师大平台和学术资源优势;向内借用教师自身科研能动力,向外借用各方资源;善于借用本地教科室专家智慧。同时,林文伟希望,教师在科研过程中要立足实际教学问题,扎根实践,合理认识科研发展价值和意义。各合作学校要认真梳理学校科研发展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在原有基础上追求进一步突破。
● 附(直)属学校代表线上分享。
附属星澜中学和附属嘉善干窑小学作为附(直)属学校代表,分享了学校在教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
附属星澜中学副校长苏翔展示了学校完整年度科研系统时间轴方案,详细介绍了学校参加科研评比的全流程管理。学校教师结构诊断、整理专家资源、校内评比、多部门联合建立出题辅导答疑校本机制等内部工作程序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帮助学校在科研论文获奖、课题立项、学校精品项目等方面获得喜人成绩。
附属嘉善干窑小学教科室主任蒋秋瑾从管理机制保障、业务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介绍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经验。学校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实行积分制,提高老师们对教科研的参与度,并对结果予以正面导向;建立导师机制,发挥学科带头人、直线名师的辐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学习科研先进、崇尚科研先进、争当科研先进的浓厚氛围。
● 沈夏林讲话。
“高强度、高水准的指导工作离不开教育科研部专家团队的悉心筹划;各学校教科研工作能够有序、规范的开展离不开分管教科研工作领导及教科室主任的付出。”沈夏林对集团教育科研部及合作学校分管教科研工作领导及教科室主任表示感谢,并对各校科研工作层次提升的喜人成果表示肯定和祝贺。他希望各学校要将教科研发展作为重点,紧密结合各时间点,前置管理规划,以国家重点、热点为导向,校内校外团队协作,为教师个人发展搭建平台,提升教师获得感。沈夏林表示,教育集团接下来会采取一系列多样化、高层次举措助推各校教科研发展。
“如何将内部管理与外部资源相结合,是每所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蔡志良希望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思考内部教科研工作管理,努力做到科研日常化,教学科研化,将科研落实到教学管理中去,带着科研的眼光看教学。
本次会议为合作学校就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通报了接下来的工作规划,明确了指导重点,并与合作学校达成通气,有助于后续教育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集团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