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料 | 读写教室团队:努力打造语文学科自己的“实验室”
究竟什么是读写教室?
面对这个问题,“读写教室”项目研究与倡导者、浙江师范大学王国均博士坦言,他已经记不清回答了多少次。
“物理课有物理实验室,化学课有化学实验室,生物课有生物实验室……简单的讲,读写教室就是语文课的实验室。”王国均说,在这个“实验室”里,我们用专属语文课所需的“器材、工具、方法和策略”,来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致力培育“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
01 在这里,你能看到什么?
明净的灯光,透亮的窗台,高高低低的书架,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图书,这些书根据读写教学的需要围绕一个单元主题、一种文体、一位作家或者一群作家而分类摆放,似乎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在读写课上,老师在提供读写的个别化指导,其余的孩子捧着自己喜欢的书,在四溢的书香中阅读着、标记着、思考着、互动着、感动着、成长着……
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画面!读写教室团队王国均博士和钟晨音博士均认为,这应该就是读写教室的理想模样。他们介绍,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读写教学理念,读写教室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丰富生动的读写环境、设计扎实有效的读写活动,采用“选择、差异和分享”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

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德丰图书馆开馆现场
而这一“理想的模样正在形成。”1月9日,在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阶段性办学汇报暨德丰图书馆开馆仪式上,教育集团负责人沈夏林称赞与求精书院的合作“令人惊喜”,尤其是在“读写教室”项目上的理想的画卷正被描绘。
“虽然尚未完全成型,但已初具规模且特色鲜明。”在求精书院德丰图书馆,王国均向来访者介绍团队为学校量身打造的“寓言读写教室”时,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毛静红在组织读写课堂活动
求精书院的课堂上,应明红老师带来的“发现寓言中的‘对比’”一课,利用多维联结策略搭建支架,让学生联结生活,更重要的,是联结学生早先在“寓言读写教室”里读过的那些寓言图书,以此创编寓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毛静红老师带来的“发现寓言中的‘反转’”一课,读写联结,迁移运用,用“反转”的方法创编寓言,带领同学们一起联读寓言故事,发现“反转”密码,氛围活跃。
这两堂课之前的一个星期,学生们就利用课外阅读时间翻阅了很多“寓言读写教室”里摆放的图书,最多的同学看了十几本寓言书,最少的也读过三本,这使得课堂里的联结环节成为学生理解与生成寓言意义并应用文体特征进行写作的关键,这种做法翻转了传统语文课上老师只在结课时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惯例,这种既新颖又实用的教学样态就是众多“读写教室”研究成果中的一个典型。
读写教室美好的模样不止在求精书院一处。假如你来到省特级教师、读写教室项目受益者、如今已是团队核心成员的陈红梅的语文课堂上,你一定会感觉走进了一个语文“新世界”:教室的书柜上摆满了贴着分类标签的书籍,老师设计的教学海报,学生不断生成的学习成果,系列化读写工具和评价表格……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结构化的主题图书教室”!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陈红梅个人的“红梅私书”盒,放置的是她自己打算该学期要阅读的书籍,这小小的举措意在向学生暗示:老师也一直在阅读。
02 在这里,你做些什么?
在现实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室团队发现,每当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之后,老师一般就会“鸣金收兵”,很少有老师去“注意”个别学生古怪的提问或主动让学生回顾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功经验,提醒学生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这么处理。
“老师刚读到课文开头,‘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如果这时有学生问,这里的‘一群’能改成‘一群群’吗?接着又有学生跟腔,这‘一群’能改成‘一群又一群’吗?”
在赶往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参加教研活动的路上,王国均给笔者假设了一个课堂场景并问道:这究竟有何不同?你应该如何思考?你如何向学生解释?
这就需要对“群”进行推敲。这种推敲有意义吗?当然有。我们给教师传递这样的信息:既要“授之以渔”,又要“渔”不失“水”。王国均介绍,读写教室吸收了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提倡的“扶放有度”教学范式,即从“我做,你们看”,到“我做,你们帮”“你们做,我帮”再到“你们做,我看”,直到“你做,我看”的传授路径。

绍兴上虞崧厦街道中心小学“读写教室”揭牌仪式
这样的范式对语文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浙师大“活教育”基地、绍兴上虞崧厦街道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姜丽凤也曾为这“头疼”过。“记得首次带学生接触散文时,上的内容是四季之美。如何启发学生想象春天黎明天空色彩变幻的柔和之美,如何让学生生成夏天夜晚群萤飞舞、闪烁其间的画面?”姜丽凤在课堂上实践了读写教室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结+批注”策略展开想象、品味意境,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王国均、钟晨音在绍兴上虞崧厦街道中心小学开展“读写教室”指导活动
“我们从批注策略入手去认识‘读写教室’,去真正进行课堂教育改革,让所有参与的教师心生兴趣。包括校长,也是带头上课,为我们答疑解惑,带领我们一起研讨探究。”说起“读写教室”和项目研究团队,姜丽凤眼中满是欢喜。
夏伍华就是姜丽凤提到的“带头上课的校长”,现在同样是“读写教室”项目的核心成员,已有多篇科研成果被核心刊物刊出。据他介绍,“读写教室”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全面成长。与此同时,学生也变得更爱阅读,更爱写作,学业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03 在这里,你能获得什么?
“第一步是解读题目,看到《慈母情深》这个题目,我运用‘预测策略’预测这篇文章是写母子之间感情深厚的故事。第二步是学习字词,我运用‘积累策略’学习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词,多音字组词识记,词语按照环境词和人物词分类。第三步是梳理课文,我运用的是‘概括策略’和‘图式化策略’,首先圈画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然后根据这四要素画出课文内容导图……”
这是陈红梅课堂上一名学生对“预习一篇文章”的分享。陈红梅介绍,她从四年级接手这个班,用了一年多时间教给学生9个阅读策略、5个写作策略。像这样在语文学习中给学生搭支架、建路标的课堂,被称为“路标式课堂”。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能获得什么?让我们看一下来自学生的反馈。学生宇轩认为,“贴满海报的教室里飘着香甜、梦幻的味道,就像热可乐和巧克力的味道”;学生梓叶说,“在读写海报的课堂里,我会预测、我会提问、我会与小动物对话啦”……
“读写教室”理念影响下的课堂,不止于此。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商丽娟老师执教《海底世界》时。她借助推敲策略学习单、推敲方法海报和路标图等读写工具,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效果同样显著。
那老师有如何收获呢?“上这样的课,有挑战、有乐趣、有意思也有意义。”姜丽凤介绍,“读写教室”着重于对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优化,甚至是重建,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习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处其间,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的,获得素养上的提升。

罗美娜在第八届亚洲读写协会年会作专题报告
今年2月29日至3月1日,第八届亚洲读写协会年会在韩国济州国立大学召开,浙江师范大学罗美娜博士受邀参加,并作了题为“A collaboration of teacher, AI application and learners in enhancing learners’writing”的报告。她还分享了一组对比数据:在使用DeepL Write辅助写作后,学生在词汇、语法等写作指标以及自信心方面均取得显著提高,这验证了教师与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合作的可行性,也为未来读写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经过十多年理论的艰难开拓和近五年的实践探索,“读写教室”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我们学校读写团队硕果累累,‘读写教室’成果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7篇系列教学研究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转载。团队成员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人、市名师1人、市区教坛新秀各1人。”陈红梅说。
有了这样的显著成效,“读写教室”研究逐步站稳了脚跟。如今已有杭州市天长小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宁波市蓝青小学、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温州市永嘉县实验小学等力量加入到这个研究团队。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杨文华以及省特级教师施民贵的提议下,我们还在杭州市天长小学成立了全国“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为此开设了“读写教室”专栏,推介“读写教室”的相关成果。
王国均认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读写教室”具有非凡的意义、价值和功能,它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语文学科的本质,进一步认识语文教育和教学的目的、意义、方式与过程,进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使我国的语文教育和教学研究快速跟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可能描绘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和教学的新图景,让师生在“读写教室”“读写学校”中紧紧拥抱“全读写生活”,分享自我发现的乐趣,追逐自我实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