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小学语文大单元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研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朱思懿 周玉尔 徐维佳 范姿妍 发布时间:2024-03-17

  为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教研教学水平,发挥特级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314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活动由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吴淼峰引领,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舟山岱中小学语文组教师全程参加本次活动。

课例展示: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

  活动中,吴淼峰亲自示范,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堂有趣、好玩的古诗课。

  在课堂中,吴老师带着学生从一幅幅的画面中感受儿童形象,感受弄冰的乐趣:首先,通过  圈古诗中的事物,了解古今意思的差异性。接着,思考事物与“冰”之间的关系,探讨并明晰稚子取冰,穿冰、敲冰,最后冰碎的过程。然后,吴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现象,再现童趣现场,在多次朗读中感受有声有色的弄冰场景和有喜有忧的弄冰心情。最后,拓展作者杨万里的其他古诗,从描写儿童的古诗中走进诗人杨万里。

专题讲座:相信文学的力量

  吴特从“文学作品——彰显审美的力量”“文学阅读——理解审美的言说”“创意表达——审美的言语创造”三方面展开讲座。以“文学照亮过去”“文学照亮时代”“文学照亮现在”三个分块展开具体介绍,并且总结了语文学科素养的作用。吴特指出,文学可以温暖人类的灵魂,浸润儿童的成长。语文老师需带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品场景,感受团结的美好;品关系,感悟相处的美好;品回忆,感悟情感。他以统编教材的部分课文为例,详细讲述如何分析文学阅读的三个支点:形象、语言、作品。最后,吴特为我们讲解了文学阅读的三种思路,由“象”入文、由“言“入文”、由“体”入文,为教师们分析文本提供抓手。

  舟山岱中小学夏千涵老师表示:“儿童的课堂,文学的力量,这就是一线教师最喜欢的教研引领,为岱中小学的语文教研活动提供了范式和方向。”

  在分享中,吴特希望老师们能从内心深处纯粹地热爱文学,纯粹地去体验学科建设的过程并且感受由此带来的乐趣。相信在吴特的引领下,老师们会对学习任务群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

  俯有拾,仰有取。  每一次教研活动,  都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都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让我们共赴春光,温暖生长。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