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学校举行2024上半年海宁市中小学美术学科中心组研讨活动
3月13日,2024上半年海宁市中小学美术学科中心组研讨活动在浙师大附属海宁五中教育集团龙渡初中举行。
浙师大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周强为本次活动致辞,对海宁市教研员及中心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周强介绍,学校秉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艺术教育宗旨,把美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努力。
海宁市名师、五中教育集团谢娥向各位参会人员介绍了五中美术组师资概况以及开设的特色课程。在回顾近年取得成果的同时,谢娥期待五中美术组继续竭诚合作,向“美”而行,“艺”路生花。
教学展风采,素养添赋能
海宁五中教育集团教师徐王悦带来了研讨课。她从故宫的中国龙纹样入手,组织开展了单元化的欣赏。课堂采用分组汇报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及整合评述能力。在作业设计环节,徐王悦巧妙融入了非遗“糖画”的体验,以此激励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节课循序渐进,趣味横生。
论坛显特色,评价助增效
海宁市实验小学卜思佳老师从自身绘画经历出发,以“满天繁星 聚焦美术课堂表现性评价”为题做论坛分享。卜思佳在解读文件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特色课程,向大家生动讲述了表现性评价在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来自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的张璐老师分享了“浸润式评价:赋能数字美术教学新变革”的主题讲座。张老师用点、线、面三方面探索自编教材《遇见王国维》的多元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美育浸润行动落地的有力助推器。
海宁市许村镇中心小学徐洁老师从课程“上塘艺韵”出发,为大家解读了如何设计基于大单元的表现性评价。立足三要素,在学生个体的基础及发展之上展开丰富的评价活动,从乐中学,可谓是干货满满。
海宁市硖石小学王心怡老师做“真善美——以非遗文创作业评价驱动学生‘再’创作”的论坛分享。王心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拓新型评价思路,以展厅展览、文创小铺、领巾驿站等形式进行评价,真正做到以美创美、以美启智、以美育德的真善美评价模式。
海宁市美术教研员俞学良总结了2023年下半年美术教育工作取得的佳绩。在回顾成绩的同时,俞学良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展望。随后,俞学良对2024年美术学科的各项研训活动进行安排布置并提出工作设想。他指出,在“双减”“双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基于核心素养,积极推进中小学美术课堂变革,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新型美术评价课堂,进一步发挥美术作用,加强名师引领与专业指导,充分利用地方物质、文化、人文资源,建设多样化课程。
以美育人,让我们一起期待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潮城美育,继往开来,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