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开展低段语文主题教研日活动
3月22日,为提高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王自文名师工作室在浙师大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第二次主题研修暨“基于情境创设的语文教学设计”低段语文主题教研日活动。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中,工作室成员以及低段语文组成员们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方向,研讨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共同研讨,集体备课、磨课,集思广益,精心打磨课堂。
学员陆鸿芳执教了研讨课《枫树上的喜鹊》。陆老师在教学中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陆老师巧妙借助课文插图、图片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识字。给予了学生“根据情境想象”的支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境想象说话,通过角色扮演,增添了课堂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想象生花。
学员李嘉瑶执教了研讨课《我是一只小虫子》。李老师紧扣教学重难点,聚焦“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借助图片等支架,结合课文创设不同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中都成为了一只只“小虫子”。李老师运用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样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对话中放飞想象,将学生带入虫子的生活中。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员黄娟清执教了研讨课《赵州桥》。黄老师紧扣课程基本理念,广泛搜集资料,挖掘文本中的活动情境,在活动中落实语文要素。通过设置任务群情境,从制作赵州桥档案入手,创设“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宣讲活动”大情境,层层递进。黄老师巧用学习单,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在自主探究中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
课后,王自文对每位学员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指导,依托核心素养的落实,结合中低段不同学情给出了相应改进措施。王特在研讨活动中指出:课堂教学要有学段意识,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关注语文要素,充分研究课后习题。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朗读,以读促悟,为孩子的学提供支架。针对课堂教学现象,王特强调要从“问题设计为主推进教学”过渡为“学生言语实践为主推进教学”,将教师讲与学生说有效融合。
名师引领拓思路,交流研讨助成长。有专家的引领,有同伴的助力,教师们在名师的带领下且行且思,潜心研究,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夯实的作风,扎实教学,深耕课堂,踔厉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