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语文教研组活动侧记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迟睿 张嫣 发布时间:2024-03-28

  春之美,在于积累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进一步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提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326日,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特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晨瑛莅临指导,开展校级语文“专家引领聚合力 聚势赋能启新篇”的专题研讨活动。

“说”促教展风采  

  杨丹老师以“品词悟情,感友邻之乐”为题,对《树和喜鹊》一文进行了说课展示,她从“基于三维视角的教材分析;基于教材、学情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前准备及课时安排;基于文体特点的教学设计”这四大板块内容具体展开,条理清晰,语言凝练。

  徐有男老师以“品读神话故事,感受神话魅力”为题,对四上《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群文阅读读中推进课进行了说课展示。她从“追本溯源论读本、以生为本说学情、有的放矢定目标、阶梯建构述流程、提纲挈领聊板书”这五个方面展开,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中外神话人物诞生的异同,感受人物的神奇之处。同时,她倡导学生课后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的积累,培养阅读兴趣。

  紧接着,张晨瑛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点对点”式的指导。张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说课老师的说课内容条理清晰、框架完整,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精辟入里的分析:说课标题须可操作性;学习活动须清晰明确;学习活动之间须呈进阶性,这样说课才能说“清楚”、说“动人”。

“课”促研助成长

  陈莹青老师和104班小朋友为我们带来《小猴子下山》一课。她首先通过理解动词、借助话头,引导小朋友们讲好故事。接着联结自我,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最后,以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回顾了课文内容,调动了课堂气氛,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李琼露老师带领404班同学们从《囊萤夜读》的故事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古代圣贤勤奋刻苦的精神品质。她通过联结班级孩子正在共读积累的《小古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几个故事;通读全文,感知故事内容;联结感悟,感受人物形象;拓读文言文,感悟成长之道;鼓励学生课后读更多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体会人物身上勤奋学习的美好品质。

  课后,张晨瑛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做了深入浅出的点评。她强调在低段的说话练习时,要注意结构的内化比对和生成,要通过问读搭建说话形式的支架;低段教学,每个课时中都要有写字教学的环节,在训练当中形成技能,在应用当中形成能力。而小古文的学习最主要的要素是抓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预学中要借助各种手段方法,做到文通句顺并注意常态化的预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教研  学海无涯

  浙师大教育集团驻校专家林新事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课堂内容和课堂组织要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教、学、管、评一体化的课堂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语文教学好比是无涯之舟,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