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料 | 近百人参加!两所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
3月28-30日,“陈报南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徐海龙名师网络工作室”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兰溪实验高中举行联合教研活动。活动旨在交流物理教学实践中之困惑,探讨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之方略,集聚集体智慧以期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集团专家、省特级教师陈报南,温州市教研院院长、省特级教师徐海龙,浙师大附属兰溪实验高中党委书记蒋志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应朝福出席活动;浙师大附属瑞安高级中学、浙师大附属兰溪实验高中、浙师大附中等学校物理教师,浙师大承办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物理骨干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学员等,近100人参与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 教研活动现场。
● 吴跃君进行课堂展示。
附属兰溪实验高中吴跃君、温州市外国语中学吴旋两位老师对“功”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吴跃君以视频导入,创设思维情景,加深学生对“功”的概念的认知感。从两个特殊的做功情况,再到一般的做功形式,推导出做“功”计算公式,并对公式中的物理量进行了详实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阐述了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 吴旋进行课堂展示。
在吴旋的课堂上,“吹飞箭”的实验呈现了生动活泼的做“功”过程,引出了“功”的定义,活跃了课堂气氛。再从数学三角函数和物理标矢性两方面出发分析“功”的正负来源及其意义,辅以例题探讨合力做功的两种方法。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启发性强,对教材的研究以及学情的把握细微入至。
● 庄千峰进行课堂展示。
附属瑞安高级中学庄千峰老师带来“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一课。庄千峰通过互动游戏“摇硬币”向同学们阐明了大量随机事件反映出一定的统计规律,从而引出研究微观分子运动的重要方法——统计。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压强的微观原理,呈现了一节基于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教学课堂。
● 翁晓隆进行课堂展示。
全国青年物理教师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浙师大附中翁晓隆老师开设“重力势能”展示课。翁晓隆以雪崩视频为引,抛出“物体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个人自主思考,得出重力势能表达式。整堂课步步引导,思维严谨,极具层次感。
四位老师以新教材为载体,为大家呈现了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在附属兰溪实验高中副校长周强主持下,各位授课老师分享了备课过程,交流教学设计思路,畅谈教学体会,探讨教学方法,反思教学不足。各位听课教师就课堂内容展开了交流互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反馈,对物理学科专业成长,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杨鑫鑫作评课交流。
平阳二中杨鑫鑫老师表示,吴跃君老师的“功”一课,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技巧娴熟、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环节的设计衔接自然,但在知识难点运用过程中,还需让学生经历更多的“坎坷”,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刻。
● 吴跃作评课交流。
附属兰溪实验高中物理教研组长吴跃老师指出,吴旋老师执教的“功”一课,能感受到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衔接自然,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反馈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 程伟林作评课交流。
东阳市教研员程伟林老师针对“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一课谈到,实验互动构思巧妙,课堂设计别具一格,教学活动新颖有趣;以学为中心,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发挥出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课堂。
● 戴文敏作评课交流。
附属瑞安高级中学戴文敏老师分享了“重力势能”课堂的听课体会,课堂氛围活跃,有感染力,尤其对翁晓隆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课堂掌控能力印象深刻。
围绕“如何准确把握高考特点,明确命题的变化趋势”问题,工作室成员们进行了研讨。通过分析考试数据,学生答题情况,针对典型错误分析背后的原因,提出以教材为基点,重点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化情境为模型等能力的建议。浙师大附中冯沾亮老师根据自己高三教学经验对二轮复习规划提出了见解,并从真题解读、命题方向两个方面提出了扎实有效的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 徐海龙开设讲座。
徐海龙开设了“基于未来教育视野的物理课程改革”专题讲座。他提到,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大模型为教育赋予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徐海龙从社会、学校、学生、老师四个角度探讨了教育的变化,重点聚焦科技变化,强调科技在社会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要看准变化,发现问题,才能找到应对的策略、路线和手段。徐海龙强调,关于未来学生的培养,可以依托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未来学生。
● 陈报南总结发言。
陈报南对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发言,肯定大家对于高三复习策略的研讨内容充实有效,本次联合研讨有助于提升大家对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掌控能力,为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推进高中阶段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了重要助力。他强调,教师在课堂中应贯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努力寻求培养路径,激发学生需要学习的需求。陈报南建议老师们在后期复习教学中重点规范答题过程,用专题模块方式补漏洞。他希望每一位物理老师要做一位专业化教师,而不是职业化教师;要做一位研究型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