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嘉善干窑小学:学校举行嘉善县小学段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暨“相遇特殊教育”主题论坛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张凤仪 发布时间:2024-04-18

  417日,嘉善县小学段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暨“相遇特殊教育”主题论坛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干窑小学举行,嘉善县特殊教育教研员沈燕,及全县小学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观摩

  浙师大附属嘉善干窑小学的张凤仪老师面向特殊学生执教《线条的魅力》一课。课堂中,张老师创设观海者的学习情境,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张老师积极与学生加以互动,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让他发表观点、大胆创作。

主题论坛

  之后,王凯雯、庄婧艳、郁佳雯、彭田田、诸佳立五位老师分别就教学个案作了相应分享。嘉善县实验幼儿园的王凯雯老师围绕IEP”理念,分享了对于智力发育迟缓幼儿的引导策略。通过诱导疗法、渐进法、行为疗法的不断推进,让特殊儿童“学得快”“学得勤”。

  嘉善县玉兰幼儿园的庄婧艳老师以儿童本位为核心,引导语言发育迟缓幼儿发展;将三种评估方式作为阶梯,打造个别化方案;灵活运用五种策略为语言发育迟缓幼儿建构多元干预路径,发展学前融合过程中语言发育迟缓幼儿的语言能力。


  嘉善县姚庄镇中心幼儿园的郁佳雯老师以“暖游戏”“暖生活”“暖沟通”三个维度,采取“三维互融”的方式,让孤独症儿童与同伴建立起积极的关系,能够接受同伴的接触、理解同伴的语言,可与同伴共同进行游戏活动。从远离同伴、独坐一边,变成坐于群体中间、融入集体的状态。


  嘉善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彭田田老师以班主任的身份,做好家校沟通、打造班级友爱生态圈、定制个性化教学目标、丰富个性化评价,让发育迟缓的随班就读儿童有了良好的学习体验。


  慈山小学的诸佳立老师以“目标导向,激趣动力”“内容重建,贴向生活”“方法灵活,克服障碍”“评价多彩,塑立自信”四个方面,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其多样性,制定好个别教学计划,确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提高特殊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

活动总结

  最后,嘉善县特殊教育教研员沈燕老师对今天的融合教育课堂和五位老师的个案分享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沈老师指出,教育不光光是普通教育,还有特殊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我们也要一视同仁,让他们和普通的学生一样,融入到课堂中去。

  沈老师建议各位老师做到以下三点:1.以“牵着蜗牛去行走”的方式,静下心对待特殊学生。2.进行特殊教育课程的开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不断尝试。3.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加入自主学习,多阅读特殊教育有关书籍,不断充实自己。

  做有温度的融合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灵被爱浸润,让我们秉承初心,一起向前进步,我们相信,每一朵花都将会绽放,每一个孩子都未来可期!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