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记高新区初中新教师赴宁波外国语学校访学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杨青靓 鲍梦梦 毛静红 发布时间:2024-04-18

  为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417日,高新区全体初中新教师在高新区教研室周胜敏主任,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书记、校长陈佳美的带领下,赴宁波外国语学校学习。

  该校环境风景如画,外有两岸烟柳拂轻风,内有九曲回桥连古今。紫藤架下,落花点点,不曾缘客而扫。濯缨湖畔,细雨霏霏,未因客至而休。新教师们漫步于校园小径中,看落叶扫街,赏云雾罩山,听惠风穿林。

  课堂之上,宁外的各科名师各显神通。社会老师陈娜别出心裁,以赏画为名,行绘史之实,以农、工、商为基,道两宋经济史。中以实物展瓷器,学子顿知钧窑之万彩、汝窑之淡雅、官窑釉质青翠、哥窑纹路交错、定窑其色胜雪。后师领众学子自观《清明上河图》,明唐宋二朝商业之别,感两宋商贸繁荣。课末之际,陈师七笔“宋”字串课堂,其中玄机始相知,学子掌声连绵起,赞誉之声绕学梁。

  科学课中,王新中老师以《岳阳楼记》为背景,让众学子于“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中,深知反射魅力,于“沙鸥翔集、岸芷汀兰”处,叹漫反射之奇特,在“锦鳞游泳”中,懂光之折射。至于“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此中玄机,则由学子齐力,竟是望舒假层岚、羲和之力,经折射与漫反射交织,才致皎皎明月,一泻千里之景。王老师巧借名篇之境,充分展现了文理二科交融之魅力。

  最后,于“乐教乐学乐成长”主题讲座中,石老师以责任、敬畏、探索、钻研、仁爱和感恩等方面阐述了自身从业三十余载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情怀,尤其是贯穿讲座始终的经典三问:为什么要当初中老师?教育生涯能想到最美好、最糟糕的事情?自身有什么特质帮助教学?引人深思。

  此次宁外学习之行,新教师们感悟颇深。

初中语文吕老师

  这段交流学习之旅是充实而快乐的,我看见学生的眼神中都充满求知,老师的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两节语文课的观摩中,我充分感受到宁外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撬动,重在引导和激励;感受到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和欢笑,重在探寻和创造。中午参观校园之后,我深深地沉浸在厚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在石老师的讲座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教师不仅是一份以人为本的职业,更是能助力、陪伴学生进步,传承爱的一段有意义的旅程。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在之后的日子中,我也希望能与我的学生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初中数学董老师

  今日赴宁外的听课学习之旅,让我深深感受到宁外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对未知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感受到宁外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宁外自由且自主的学习氛围。下午石老师的讲座从责任和敬畏,探索和钻研,仁爱和感恩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及学科教学经历,给我们新教师做了应时的分享,对我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一日学习,满载而归。

初中科学金老师

  今天石晓为老师的讲座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是:教师不仅是会上课的教书匠,更是有自己思想的教育者。这提示我,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而是更要去贯彻“育人”理念,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而“有思想地育人”这一点在宁外校园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走廊上摆放的学生所种植的盆栽。学生会在花盆里种上各式各样的植物,并在花盆写上种植者的名字或是种植的注意事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发展对于生命的认识以及体验小组合作,有效达成育人的目标。

初中英语魏老师

  今天在宁外的学习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把学生放在心里”这一句话。这样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课堂中,也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点滴。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充分的相互关怀和交流,学生也在教师的鼓励下勇于思考和表达,构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Bonnie老师的英语课上,她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予了回应和鼓励。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信任感,鼓励他们勇于深入思考和自由表达。这引发了我对英语教学的更多思考,今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初中社会郑老师

  踏入宁外,仿佛进入了一片恬静的世外桃源。无论是雨中漫步在校园,还是进教室听课,我都感受到了宁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石晓为老师的讲座,讲座最开始所提出的三个问题让我重新思考了成为一名老师的初心,石老师幽默风趣地给我们讲述了她职业生涯的一个个趣事,让我看到了更立体生动教师职业,有压力有心酸无奈,也有成就感与幸福感。希望我能够像石老师一样热爱这份职业,乐学乐教乐成长,对教师职业始终心怀敬畏之心,但无所畏惧!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