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学院:高新区中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在学校举行
为了进一步明确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丰富和转变学教方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学质量。4月15日,高新区中小学数学学科“好课堂·好教研”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在求精书院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万里集团总裁林良富老师莅临指导。高新区数学人一起共赴这场教研盛宴,一起用行动见证教研的力量!本次活动涵盖了课例展示、现场改课、专题讲座3个环,由求精书院庄海炳副校长主持。
求精书院卢锋槐老师带来“问题解决”一课。卢老师巧妙地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的四步解题法融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题意、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反思四个阶段来解决铺地砖问题。通过深入探讨地砖铺设的实际考量,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还亲手进行了地砖尺寸的选择。他们运用公因数的概念,巧妙地找到了解决方案,真切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了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此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紧接着,郑水忠老师进行了现场提问,以“这个本领以前学过吗?”启迪学生思考,揭开了波利亚解题四步骤神秘的面纱,他将其与书本中解决问题的步骤相对应。借助课中一块边长3m的地砖,展示了数学与现实的区别,鼓励学生要有批判意识。郑老师还指出,更改单位名称可能会改变答案,提醒学生在解题时需细致全面。
高新区外国语学校俞敬予老师带来“图形的运动:旋转的再认识”一课。课堂上俞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风车旋转现象切入,通过旋转线段AB的直观演示,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随后,俞老师利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化教学,让学生经历旋转中的变与不变,进一步明确旋转的特征。教学中俞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在练习和操作中掌握旋转运动及其特征,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旋转运动的应用,感受数学美,发展空间观念。
郑水忠老师继续从课中的一道题出发,让学生思考三角形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90°的情况,并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描述这一过程,生动地阐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郑老师引导学生从三角形中已知的三条边拓展到由任意两点形成的线段,从而将“看得见”的线段延伸到“看不见”的线段,使得学生对图形旋转的概念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
林良富老师开展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专题讲座。林特强调,教师素质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他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应围绕三大核心要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在专业知识方面,不仅包括对学科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更着重于掌握学科的上位知识及内隐知识;专业技能则要求教师在精通教材使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而专业情意则体现在对教育的深厚热情以及持续自我提升的坚定决心。
林特还深入分析了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新手教师,他们需要通过模仿、选择、定向和创新,逐渐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那些胜任型教师,需要关注课堂的基础建设,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并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来唤醒研究意识。而对于业务精干型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把课上得有味道,全面把握教材的特点,寻求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契合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学科能力。至于已经进阶为专家型的教师,他们需要持续创新和研究,以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克服教学高原期,达到教学高峰。
在活动中,林特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大家都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实验学校的朱静老师,深受启发,以下是她对林特分享内容的深刻体会:
1.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要先会将教材读懂、会用,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基于学生的起点,在探底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新授部分。在读懂、会用教材后,我们要活用教材、二次开发教材,这是对教师的进步一步发展和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课堂中慢慢摸索和反思。2.作为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课堂上生成的信息进行鉴别、重组、促进、反思,发挥一位优秀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的作用,动态的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思维碰撞中补充、完善课堂,让课堂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学的轻松和愉悦。3.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能无限发掘、挖掘孩子的潜能,并坚信我们的学生有着无限的潜能,而他们的潜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不断地发展,我们要充满期待,静待花开,享受教育带来的成长的快乐。
在本次活动的尾声,邹锦丽老师进行了“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和谐发展”的讲座总结。邹老师以自省的方式开场,并提出了三种提升策略,即“借力”: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借力,挖掘并运用他们的创意和活力;二是在活动中向专家借力,汲取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三是向书本借力,吸收书中的精华与智慧。邹老师进一步从四个维度深化了这一主题:首先是“与教材对话”,强调深入解读教材的核心地位;其次是“与学生对话”,突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第三是“与专家对话”,倡导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来丰富和提升教学实践;最后是“与自己对话”,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无论是选择暂时“躺平”还是持续“前进”,都是为了更好地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邹老师的讲座洋溢着热情,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激励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深思与投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研不仅是教学的研讨,更是一场人生的修行。在这个春暖花开,芳菲未尽的季节,我们成功举办了“好课堂·好教研”活动,这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次深化对自身专业成长路径的认识的机会,也无疑促进了他们对教学的全新理解。而这些深刻的体会和收获必将回馈于学生,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