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瑞安初级中学:记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邢乐耘一行来校指导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实现高校课堂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4月16至17日,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省特级教师邢乐耘,浙江省名师高凌来到浙师大附属瑞安初级中学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调研指导工作。专家组采取课堂诊断、名师示范课、专家讲座等举措,以促进精准提质增效。
4月16日,附属瑞安初级中学教师陈志燕带来一堂初三复习课“图书历史——晚清时期的列强入侵”。陈老师以“时局图”导入,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引出教学主题——晚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危局”。通过观点辨析引出危局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列强侵略的史事,建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对接中考。整体设计以课标为依据,以历史图片为载体,构建真实历史情景,内容丰富。
4月17日,夏君君老师带领学生探索“青藏地区”。本课以旅游攻略作为线索,引导学生去探究青藏地区在哪里?旅游前该做哪些准备?怎么去?到当地吃什么?住哪里?从旅游前的准备引导学生去思考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到当地吃什么”发问,引导学生去探索青藏地区当地的生产生活特色,以及有哪些条件利于青藏地区发展畜牧业;让学生思考“住在哪”,引导学生去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特色;用“牧民新居”引导学生了解牧区的新发展。
名师示范课
高凌老师带来名师示范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老师采用议题式教学,围绕“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总议题,下辖“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三个子议题。议题之间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并且在此过程中融合地理、历史、道法三大学科,实现跨学科综合复习。首先,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高老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和以往所学,采用比较法,归纳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本质等。其次,就“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老师从道法角度、历史角度,结合所作题目,分别作阐释归纳,帮助学生从细碎杂乱之中梳理出一条逻辑线。最后,针对“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老师以浙江的发展为例进行阐述,结合现实情况和学生所学,将新质生产力深入浅出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
专家讲座
邢乐耘对这两天的调研活动以及课堂教学作出反馈,她认为,当下的九年级复习稳中有序,稳中有进;老师们打破了先前的知识角度复习,进行单元主题的梳理;授课老师虚心好学,精研课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学生解题方面,老师们还需进一步为学生搭好脚手架;八年级教师较之前进步较大,但依然存在课标研究不深入等问题。
邢乐耘作题为“深研备考方向,实施精准复习”的专题讲座,围绕如何考、考什么、如何做三大主题依次讲解。首先,从分值、考核方式分析当下社会学科的中考变化,针对当下的变化,邢老师从当下越来越火热的“表现性试题”入手,分析其四要素和四特征。最后,针对当下的专题复习内容,邢老师提供一条单元复习思路,以单元为中心,涵盖单元地位、单元特点、单元考点、单元测试四大板块,准确把握复习思路,提高复习质量。
本次活动指导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专家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区内的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果。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相信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能使整个学区的社会教学质量和复习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附属瑞安初级中学和教共体学校林垟学校、阁巷中学以及安阳学区部分社会学科教师参与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