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慈溪实验学校:记第三届课堂教学节暨舟山岱中小学教共体活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专场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各教研组 范姿妍 发布时间:2024-04-30

  为提高全校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小学部第三届课堂教学节暨舟山岱中小学教共体活动持续进行。

语文专场

  423日,语文专场顺利进行第四次研讨活动。整个活动高质、高效,第一节和第二节课同课异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方帽子店》,第三节选择了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

团队代表说课

  陈琼飞老师以“聚焦‘意想不到’促进有效复述”为题展开内容,通过文本、学生等视角对教材进行解读,确定教学目标,并重点介绍了团队设计“启学——探学——用学”的学习活动路径。

  高菁景老师以“梯度支架 融合读说 多元激发复述力为题,分巧用词串,统整一体”“聚焦重点 学用支架”“紧扣表格 生动复述”“领悟主旨 发展思维四个方面对整堂课的设计进行解说。

  童欣欣老师以“借助提示讲故事,发展语言促思维”为主题对《黄帝的传说》进行说课,围绕本单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这一语文要素,从单元、文本、学情、教学思路设计等方面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授课亮点。

课例展示

  卢柯妮老师给三(4)班的孩子们带来了几顶各式各样的帽子,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接着,卢老师设置复述大会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复述帽子的前世今生。然后,她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借助表格复述,学生在探学、用学的过程中,掌握复述的技能。

  黄渝涵老师用“古董”串联,通过创设我为“古董”讲故事的情境,将复述的方法融入其中。黄老师重点聚焦第三个情节,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借助表格的方法,复述意想不到的情节。先扶后放,再让学生自由选择情节进行复述。最后,再次理解“古董”的意思,明白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在《黄帝的传说》一课中,徐维佳教师立足单元整组,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引发学生读传说的兴趣。在初读环节,徐教师把握学情,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在品读环节中,教师以“黄帝是怎样造车”这个大问题切入,层层深入,把学生带入黄帝造车的情境中,同时为学生讲故事搭建了适切的学习支架,给出了有效的方法指导。最后,教师根据低段特点,给予一定的书写指导与练习时间。

评课

  课后,三位组长陈惠慧、王洁闰、闻红迪分别对其他组的课进行点评,其他组员也对展示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研讨氛围浓厚。特级教师吴淼峰通过钉钉连线,并结合语文任务群的教学要求,从单元整体解读教材,并从学习情境”“学习支架”“学习评价三个角度细致地对课堂进行评改。


  本次活动,小组代表课前清晰地说明课堂思路,让听课老师更清晰地明确教材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三位青年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小组团队备课的成果,其他成员认真对课堂进行点评,最后,由特级教师从课标的角度解读教材课,带着老师们从单元整组的角度反思课堂,以更好地成长、进步。

数学专场

  俞佳茜老师执教的是三上《认识周长》。俞老师先从小蚂蚁绕树叶的动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在新课探究中,俞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善周长的概念;在练习巩固中,俞老师设计了多种变式,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本节课总体而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罗赛赛老师执教的是六下《平面图形面积总复习》。本节课罗老师沟通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构建起了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既是学生对小学阶段平面几何知识的系统巩固与掌握,也为学生中学阶段继续学习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奠定了基础。

  戈玉敏老师和黄琴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说课展示,分析了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叶锡青老师和岑建飞老师指出了两节课各自的闪光点。教研组其他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邵汉民特教对这两节概念课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讲解,并给予了相应的修改意见。在邵特的引领下,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在研讨中汲取了经验,在反思中获得了成长。

英语专场

  本次“课堂节”英语专场活动,由宁波市教研员邹艳老师莅临指导。活动围绕读写专题开展教学,本次活动分为:说课,课堂教学展示,教研员点评和讲座。

  罗马老师带来的PEP Book8 Unit4 Read and write。本堂课罗老师围绕Wu Binbin的梦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过去式和核心功能句型。罗老师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图片,启发学生合理想象的可能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一般过去式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课后习题,在迁移语境中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沈糕菲老师带来的PEP Book6 Unit3 Read and write。课上沈老师通过激发兴趣激活已知,深入感知理解语言并体现语言,联系生活并运用语言三个板块来开展课堂推进。围绕主题意义开展学习理解类和应用实践类活动,在整个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抛出问题唤醒学生已知,带领学生通过课堂任务串联,让学生在语篇中操练语言,最后联系生活,运用所学。说课环节有张函和潘蓉荣两位老师参加。

  邹艳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首先传达小学英语教学的六点共识:课题的确定;课本素材的运用;谨慎使用仿读行为;谨慎使用背景音乐;评价的包容性和人文性;布置回家作业要慎重。同时强调,教师应在真实语言生活当中,让学生真实地去产生和运用英语,她倡导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用思维引领学生,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形成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呼吁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意语言文本支架的扶和放。

  在整场活动中,各位老师都听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英语课堂教学之路漫漫,我们的每一次活动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聚焦核心素养,共探深度课堂,携手前行、凝心聚力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此次教学节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领悟教育的真谛。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将以本届教学节活动为契机,引领全体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实现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