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附属小学:学校举行“柯桥区小学语文90学时教师培训”暨远程教研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洪梦婷 施园花 发布时间:2024-05-14

  2024514日,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不同专题单元的教学——柯桥区小学语文90学时教师培训”第三阶段的校园教研活动在浙师大附小多媒体厅举行。培训内容围绕“如何运用最佳读写策略推进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展开。

课例展示

  浙师大附小滕雁娜老师呈现了《中国古代寓言》的阅读推进课,探寻“中国古代寓言的寓意表达”。课伊始,滕老师以“寓言飞花令”导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课中滕老师聚焦于《中国古代寓言》,把学生放在本位,从学生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对比《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的差异,体会《中国古代寓言》寓意的含蓄。用课内所学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找荒诞,看反转,作对比,寻矛盾”相联结,借助“道理博士”的主题库,于关键处走入文本,分析文本,以一系列“路标”带领学生们理解寓意,潜移默化中学生习得了阅读寓言的方法,寻得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大道理,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新世纪学校章洁老师执教《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推进课。章老师利用学习单,聚焦“书的故事”进行学习,将阅读任务分解,梳理内容,筛选问题,深入研究,联结拓展,运用海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资料,咨询他人等)研读书的主题。最后将梳理、提问、解答的方法迁移到其他主题科普类书籍的阅读中去。

  浙师大附小汪慧紫老师以高尔基《童年》为例,分享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系列的阅读推进过程。汪老师利用批注、联结、提问等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会依托学习工具品评复杂人物,走向深度阅读。

专家点评

  课后,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国均、浙师大附小副校长项雪寒对课例进行了点评引领。王国均提出推进课应尽量少用ppt,要多用学习单和海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指出汪慧紫老师的便利贴使用,很有新意且清晰明了。对于教学要扶放有度,重视阅读策略,且要反复强调阅读策略,潜移默化中落实读写能力。项雪寒分别对滕老师和章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推进课应该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做针对阅读设计,并对阅读策略进行灵活运用。

专题讲座

  下午特别邀请了“路标式教学”的引领者,来自衢州市柯城区新华第二小学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红梅作“读写教室理念下‘路标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作为一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特级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她提出的“路标式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陈老师用生动的比喻,将“路标式教学”中的“路标”比作生活中的导航标识,为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提供清晰的指引。她详细介绍了四个层次的路标:学期路标、单元路标、单课路标和策略路标,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有序!

  路标式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怎么学。各种各样的路标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化过程变成具体可感可操作的。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已经走到哪里,为了目标还要走几步,在引领、合作、学习之下,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