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至 故人归 | 总感觉相聚如此短暂又如此美好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30

  “在一周时间内,专家听课75堂,参加课堂诊断(评课指导)30余场,指导集体备课12次,进行专题讲座4场,开设示范课13节,结对青年教师老师85人。”

  在浙师大对口帮扶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教育反馈总结会上,教育集团课程教学部主任、省特级教师朱昌元向大家通报了工作完成情况。

● 反馈会现场。

● 朱昌元作总结报告

  “这是专家团队第二次来到马边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活动充分体现了“精耕深研进课堂 优质引领提质量”帮扶主题。”朱昌元指出,本次帮扶活动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内涵丰富,从教师结对引导,课堂教学引领,教育科研引航,教育质量监督等方面精心设计和安排了工作内容。以课堂诊断和传授教学经验为核心,各个学科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亮点突出,7位专家名师亲自开设示范课,试图传导教学改革的理念,传授课堂教学艺术,促进学生真实学习,并能够产生深度思考;参与人数众多,受益面广泛,本次帮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道法等6个学科,结对教师超出原计划人数,很多年轻教师跨校参与听课和讲座。相信随着帮扶交流活动有计划、可持续的推进,这种交流成效会越来越显著,马边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专家团队分别就本学科反馈了帮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 彭治萍对语文学科作反馈总结

● 卢浩挺对数学学科作反馈总结

● 杨国华对数学学科作反馈总结

● 诸才章对英语学科作反馈总结

● 雷迎春对物理学科作反馈总结

● 洪福珍对历史道法学科作反馈总结

  专家们指出,马边县的教师队伍朝气蓬勃,积极好学,针对课堂诊断的问题会主动思考积极沟通,并及时调整改进。同时,在教学方式,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老师们要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学为主导。并从研读课标,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研活动开展,校本研修,青年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建议。

● 魏阳平讲话

  “相聚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我们始终铭记浙师大专家团队与马边教育结下的深情厚谊。”马边县教育局副局长魏阳平对大家的倾情付出表示感谢。魏阳平说,专家团队第一时间走进课堂,近距离、多维度了解马边县学校教育的课堂实施情况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认真观察、记录学校教学课堂的细节,并“把脉诊断、对症下药”,专家团队的专业、敬业帮助马边教育愈发富有活力。“我相信,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老师们接受更加专业、有效的指导,会对老师们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祝愿浙师大对口马边教育再续新篇,再接硕果。”

● 马边一中校长黄俊峰发言

● 苏坝中学校长刘祥发言

● 下溪中小学副校长简谱林发言

  受帮扶的学校也分别作出了回应和表态,他们表示,学校会认真汲取专家团队带来的知识和建议,努力完善学科、班级和教师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注重课堂实效,关注学生和教师,加强教师专业培养,让大家看到进步。

● 魏阳平为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此次活动根据马边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受援学校的具体需求,教育集团精心选派了来自杭州、宁波、绍兴、嘉兴、金华等五地的名师组成专家团。7位名师名校长站上讲台,各自展示了两堂示范课,得到马边师生的广泛好评。此外,三位老师受邀先后为学校开设了专题讲座,涵盖各个层次和主题,特点突出,效果颇好。

青年教师成长讲座

● 卢浩挺讲座现场

  卢浩挺面向马边一中青年教师开设了“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主题讲座,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出发,向青年教师们分享了工作启示。通过展示和介绍了班级管理等案例,向青年教师们传授了如何快速养成管理能力,激发教学活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针对教师专业成长,卢浩挺总结分享了集体备课常态化、校本研修专业化、青年教师成长个性化“三大法宝”,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释了具体实施策略和效果;从文化、教学、德育、办学特色等方面启发教师们思考,如何让一所初中持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校行政管理讲座


● 洪福珍讲座现场

  洪福珍开展了马边全县中学学校行政管理讲座,以“文化立校——兼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主题,基于自己创建学校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在创办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及经验方法。洪福珍从校长、学校管理、现代学校制度、现代优质学校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详细分析了校长角色定位、专业标准、核心素养以及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校长专业发展的建议,启发思考行政管理人员怎样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感;并以合作办学探索与实践案例,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学校管理办法。

学科组建设讲座

● 朱昌元讲座现场

  朱昌元开展了马边全县中学骨干教师讲座,以“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学科组品质建设及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为主题介绍了学科组建设。朱昌元从教育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需要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学科组建设存在的虚化现象及目前的现实定位。基于对学科组长的职位素养、职责、工作策略等的分析,朱昌元重点阐释了学科组建设的“八字宪法”,老师们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议课、磨课、教学比武、教学质量分析、相互学习、教学实践疑难问题研究等八方面多下工夫。此外,通过一些活动案例,展示了学科组建设的过程和方法。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