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海宁市各学科教研员到校指导中考复习工作
为了明确中考考试方向,提升省统一命题背景下的中考复习针对性,以更好地提高中考第二轮复习效果,5月10—17日,海宁市初中各学科教研员莅临海宁五中指导九年级中考复习工作。
语文学科
5月10日下午,语文教研员周侗艳老师,为海宁五中带来了精细的指导,吹响了2024语文中考的冲锋号。
回顾一模,明确起点。县域联盟考试(市一模),周老师以详实的数据,全面的分析,多维的思考,深入的理解,将我们五中在此次考试中取得的成绩,暴露的问题,潜在的可能,努力的方向,一一呈现清楚。
结合课例,指导当下。一节“人物形象”的课,驾驭中考热点——现代文小说阅读;一节“用典”的课,指引古诗理解的难点——技法的理解。理论的深度与难度,让我们明确自身知识的不足,讲解的细节与变化,引导我们去思考操作实践的精度与适度,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关心学情,把握未来。周老师从学生出发,关心教师个人状况,询问学生的具体学情,学校的校情。“多鼓励,多表扬”,关爱的情分满满。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去教好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老师从自身出发,寻找适合自己和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
数学学科
数学教研员朱建强老师深入课堂,与全体数学组老师一起聆听了数学老师张亚飞执教的“共顶点相似问题”专题复习课。
张老师依据新课标和各地模拟卷,从等腰三角形的绕顶点旋转问题入手,让学生回顾了“手拉手”全等问题,引导学生类比得到“手拉手”相似问题。从而应用相似去解决线段的长度问题和角度问题,让学生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通性通法。
随后朱建强老师做中考复习指导。朱老师指出,要研究课标,研究样例;研究考试,明确考试类型;研究考什么、怎么考;要优化教学,突出以生为本,简单题过关,难题要重思路;要培育思路,注重过程,其中怎么审题最重要,通过不断挖掘找到有用条件;要研究重点核心问题,如代数推理问题。
英语学科
英语教研员王建群老师深入课堂,与全体英语组教师一起聆听了英语冯燕老师的“完形填空”专项复习课。
冯老师以2024新中考为背景,解读了今年中考题型分值的变化,并根据不同的题型,合理安排答题。同时,冯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模完形填空答题情况,让学生清晰地洞察到大家在完形填空上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引领,学生总结出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最后结合真题卷完形填空的限时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得到了有效演练运用。课后,冯燕老师进行说课,全体与会人员进行点评。大家表示,冯老师在课堂上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英语输入,关注到了新中考的变化,强调了限时训练的重要性。
王建群老师带来专题讲座——“以学生为圆心,以课标为半径,画好中考英语高质量之圆”。他强调,最后阶段要以学生为圆心,课标为半径,教师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针对不同题型,王老师给出了相应的复习策略及建议。
科学学科
5月17日下午,海宁市科学教研员费志明老师莅临五中指导九年级科学中考复习工作。
宋林杰老师执教专题复习“光”,摒弃传统的炒冷饭式的复习,紧紧围绕中考真题展开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在唤醒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真正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
课堂展示后进行说课评课活动。基于本节复习课,费老师提出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一要把握考试动向,注重思维训练,强化能力提升;二要充分用好教材,明确教材与拓展延伸的关系;三要注重科学试题研究,选好题、用好题、析好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社会学科
社会教研员冯水清老师听取了赵静老师执教的“小货币,大历史”这一主题复习课。该课以货币为载体,以布置货币展馆为主题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史料阅读、合作探究等方法,探究古今中外货币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体会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初步建立起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随后,冯水清老师做中考复习专题讲座——“‘双新’背景下社会法治学业考试的新思考”。他指出,复习时要特别关注时政热点;地理题目注重以图为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情景化命题,特别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关注课标,尤其是要研究课标中的学业质量评价。最后,他建议老师们要强化新增加题型的训练,注重训练情景和知识点的融合,名言警句和知识点的融合,关注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
上下同欲者胜,齐心协力者赢。海宁五中将以此次指导为突破口,各备课组齐头并进、鼓足干劲,高质量推进九年级二轮复习备考工作,不断提升课堂复习实效,赢战2024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