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嘉善干窑小学:学校开展px087素养导向的学教方式变革研修系列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赵静 夏禹 许路易 杨婷娜 发布时间:2024-05-24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围绕立足音乐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本学期“Px087素养导向的学教方式变革培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

第一篇章:探“乐”课堂  教学展示

418日,嘉兴市第二十四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小学音乐专场活动开展,培训班全体学员参与观摩。培训班夏秋雁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展示了一年级《趣味唱游——火车开啦》。这节课以一、二年级学业水平评价内容及标准为依据,尝试通过“从目标出发,教学评价先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嵌入学习过程”的备课路径,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对应,体现指向“教--评”一致的常态化教学实践,促进节奏感知、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以听觉为基础,视觉为辅,在音乐游戏中结合识读节奏、身体律动、歌唱表演等,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特点。

第二篇章:妙“音”生趣   素养提升

  为丰富小乐器进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523日,特邀欢喜笛社创始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许振霞老师带领培训班学员学习演奏陶笛。

  活动伊始,浙师大附属嘉善干窑小学陶笛班的孩子表演了《龙的传人》,这是他们在许振霞老师的辅导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取得的小成果。他们的表演让在场老师看到了,通过集体教学的方式,低年级学生掌握演奏陶笛技能的可能性和成效。接着,许老师为大家演奏了《陶笛花开》,悠扬的陶笛声展现出许老师精湛的技艺,古朴的韵律中绽放出陶笛的魅力。

  随后,许老师教授了陶笛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全体老师认真学习,从吹奏手型、呼吸方法、指法技巧等方面逐渐入手,很快就掌握了乐器的要领,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效。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尝试陶笛教学,进一步推动小乐器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三篇章:“音”你相聚  课堂实践

  第一节是嘉善实验小学曹晓媛老师带来的展示课《顽皮的杜鹃》。曹老师在指导学生聆听、对比、模唱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通过对杜鹃叫声的模仿,生动表现杜鹃的音乐形象。课堂中,曹老师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在聆听、模仿、体验、律动、接龙唱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自由与快乐。

  第二节是浙师大嘉善附校杨祥莉老师带来的展示课《摇篮曲》。杨老师立足大单元视角,从“身边的音乐体裁”出发,整合四年级所学的音乐体裁知识,由进行曲复习导入,新授摇篮曲体裁内容,带领学生领略了《摇篮曲》的音乐体裁魅力,通过对比,聆听等方法使学生对音乐体裁有了全面的了解。

  第三节是吴镇小学汤佳媛老师带来的展示课《巴塘连北京》。课堂伊始,汤老师身穿一件简单的藏族舞蹈服,让学生体验“甩袖”动作,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联觉,将起伏的旋律线和青藏公路用自然的语言联系起来,在优美的语境和音乐结合中,唤起了孩子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动。

第四篇章:“音”教而研  携手成长

  观摩了三节精彩的展示课后,学员们结合《小学艺术综合评价指南》《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解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的读书活动,聚焦音乐素养落地,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小组交流评课活动。风格各异的课堂呈现,各抒己见的思维碰撞,不仅引发了学员们对音乐教学的深入思考,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也加强了团队的合作、交流,更达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一次课,一次成长;一次研讨,一次提升。相信老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将持续不断学习,探究新的教学思路、方法,打造有深度的音乐课堂!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