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名师工作室 引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6

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

  521日,特级教师洪福珍赴浙师大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针对社会学科开展教学指导,助力中考复习教学,赋能新教师专业化成长。

 范晓菁教学展示

  范晓菁老师就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题开设了一堂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历史课。围绕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条“朋友圈”,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变化进行了巧妙的串联,在落实教学知识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

 潘乐怡进行无生试讲

  七年级潘乐怡老师进行了10分钟的无生试讲。她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产特色三个方面对以色列的绿洲农业进行了梳理、讲解,并将其生产经验与我国治理沙漠的措施相联系,作了知识的应用迁移,课堂内容丰富。

 洪福珍讲座现场

  洪福珍深入课堂,诊断教学现场,对两位老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给予了肯定,她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节奏把握良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单元思维,注重学科价值观的引领。

  此外,针对中考复习,洪福珍从中考趋势的“变”与“不变”着手,分析阐释了社会学科的命题趋势,并分享了一系列教学策略;从“教学评一体化”和“模拟课堂”的特殊性角度,对新教师模拟课题比赛进行了指导,为新教师的准备工作提出指导建议。

附属嘉善干窑小学

  523日,夏秋雁名师工作室在浙师大附属嘉善干窑小学开展第二次研修活动,特邀县音乐教研员李芳芳作现场指导。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素养导向的学教方式变革”,旨在进一步推进新课标有效落实,提升工作室学员专业素养。

 李家书教学展示

  工作室成员李家书带来《春天举行音乐会》。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李家书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开展了以春天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主题教学。课堂紧紧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立足素养教学、深度学习,启发学生模拟春天的声音,合作探究春天的声响。在丰富的音乐创意活动中充分表现春天的美,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围绕“指向素养发展的音乐教学评价”主题,工作室成员结合个人实践,进行了观点汇报。

 许路易作观点汇报

  西塘小学的许路易老师以“‘五多’评价促进多样发展”为题,从评价的意义入手,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评价落到实处,更关注学生在音乐学科素养上的提升,运用科技手段,让评价更具有准确性和针对性。

 吴洁作观点汇报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吴洁老师以“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音乐创新评价机制”为题,从学校美育评价、音乐校本课程、音乐自编作业、评价实践课题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从学校的角度向大家展示了特色化、多元化的评价实践活动,同时,吴洁结合自身经历从课程评价、作业评价和课堂评价三个维度介绍了评价的相关内容。

 严剑玲作观点汇报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的严剑玲老师以“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的表现性评价探索”为题,介绍了自己正在探索的“新样态的音乐课堂综合评价方式”。严剑玲指出,音乐课堂综合评价不仅仅只停留在“知识本位”层面上,更要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点,老师要主动探索出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可行举措。例如开展多种多样的过程性、成果性、项目化的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马怡沁作观点汇报

  浙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马怡沁老师以“核心素养下‘可见音乐教学评价’”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基于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这两个学业评价的逻辑起点,马怡沁在课堂中进行了一些音乐教学评价的尝试。围绕“过程性评价中的‘量化’清单、鼓励‘个性’的终结性评价、追求‘智慧’评价的未来课堂”三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展开了具体实施。

 李芳芳做点评

  李芳芳认为,李家书老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教态自然大方,亲和力强,课堂充满了朝气;在教学中,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学习的步伐展开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李芳芳对四位老师源自于扎实的音乐教学评价日常实践的观点汇报予以了肯定,这十分难能可贵,其中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大家相互借鉴与学习。

  李芳芳强调,教师在歌唱教学时,不要把目光聚焦在作品本身的学习上,而是要关注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目标的落实。她希望围绕“指向素养发展的音乐教学评价”,老师们能继续做实、做真、做强、做优。

 夏秋雁作活动总结

  “这是一次教学实践的展示是一场思维碰撞、理念的交流是一次聚焦‘素养导向的学教方式变革’的研讨。”夏秋雁对此次研修活动作了总结,她希望每位学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为音乐课堂教学变革和创新不断努力。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教无涯,研不止。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助力学校教师实现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定期开展为学员们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为学科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名师工作室的独特优势,老师们将持续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自身专业水平,呈现愈发精彩的教学现场。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