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学院:学校承办浙师大附属学校小学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为探寻小学数学单元视域下整理与复习的有效策略,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5月27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宁波地区)和高新区小学数学教师齐聚求精书院,开启一场教学盛宴。本次活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专家、特级教师邱月亮,天台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特级教师戴银杏和高新区数学教研员邹锦丽莅临指导。
优师示范,展课堂风采
由求精书院的陈南希老师带领203班孩子学习《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陈老师先借助算式“21÷7”引导学生梳理和7相关的除法知识,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复习除数是7、8、9的除法算式,进而帮助孩子们整体掌握表内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发现其中隐藏的数学规律。整节课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梳理、在复习旧知中巩固。
浙师大附属奉化锦溪小学的王丽丽老师执教《长方体的认识整理与复习》。王老师从海洋馆添置鱼缸入手,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通过给鱼缸装玻璃、装彩带、注水等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复习长方体表面积、棱长总和、体积等主要公式,最后利用“等积变化”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模型思想和空间观念。
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的黄旭珍老师带领201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混合运算的复习与整理》。黄老师通过设置情境——快乐购物,帮助学生理清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并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通过“翻牌游戏”“数牌对对碰”等数学小游戏,学生在探索、交流、纠错中,提升脱式计算的运算能力。
高新区实验学校的韩红燕老师带领403班的同学共同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韩老师借助“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经验,组织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分一分等探究活动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一结论。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专家引领,促教师成长
高新区教研员邹老师对四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复习课应注重逻辑性、关联性和迁移性,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
老师们就“为什么要上复习课?”和“如何进行复习课教学?”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大家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戴银杏为参会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学本课堂:小学课堂新教学范示的实践与探讨”的讲座。戴银杏老师从“问题的提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与探索”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她强调,老师要创设真实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习真正发生;老师要放下教学“强势”,还学于生,多给学生一次获得成功的机会;老师有温度,教学才有热度。
最后,邱月亮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鼓励多举办这样的联合活动,以促进各地教师间的交流,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颁奖环节
林新事、邱月亮、邹锦丽和戴银杏四位专家分别为授课教师颁发了奖状。一次教研,一次成长。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这次数学复习课教研活动给全体数学老师的复习课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教学思路。教学有方,复习有道,复习课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我们也必将全力以“复”,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