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组织开展技能组教共体活动
为推动钱塘实验小学和聆涛小学的教共体工作,探索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师践行新课标的能力,6月7日,两校开展了技能组共同体的课堂研讨活动。
立足课堂,以教促学
第一堂课是由张莹老师执教的《条件计算》一课。张老师从猜数游戏出发,让学生体验了解到什么是条件计算,再用“红绿灯过马路”等例子让学生初感生活中的条件计算,并以声控灯系统为例,分析声控灯运行原理。在讨论、流程图、程序验证等任务驱动下,厘清声控灯中条件计算的运行过程。之后,还借助信息科技实验板,多形式体验运用条件计算实现过程控制,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控制系统的计算环节,实现学生知识迁移,新知巩固,思维拓实。
第二堂课是由徐盈盈老师执教的《猫虎歌》一课。徐老师揣摩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以故事带领孩子进入主题,快乐游戏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徐老师利用各种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且安排歌曲表演、情境表演等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第三堂课是由赵利妹老师执教的《开关量的或运算》一课。赵老师以小区内的大厅照明控制系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灯亮起来为导入,分析归纳“或”运算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凸显“过程与控制”,赵老师采用信息科技实验板结合编程软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练,通过逻辑“与”“或”运算将两个条件组合,成功解决了大厅照明系统在光线暗或者是按下开关的时候也会亮灯的问题,学生亲历实验探究,更能感受到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与控制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深入研讨,以学促教
课后,三位授课教师分别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成长等维度,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解读与分析,同时也开展了深入讨论,互相指出了授课教师的课堂亮点,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本次教共体活动,为两校提供了互学互鉴的平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共体内教师的共同提升。独木不成林,我们将怀揣初心、相向而行,携手并进、登高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