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与聆涛小学共享精彩课堂
2024年上半年,钱塘实验小学和聆涛小学不断地探索实践,两校同步课堂工作和线下教学工作的开展逐渐深入,作为同一个融合型教学共同体,2023学年第二学期,两校继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利用同步课堂和线下教学模式共同教研教学,更好地促进了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共同推动了集团两校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条”“块”管理相统一
钱塘实验小学和聆涛小学在2024年上半年组建了融合型教共体。由校长沈徐力担任教共体校长,副校长吴秋霞担任教共体副校长。在融合型教共体内推行校区负责人“条”“块”管理相统一。教共体副校长负责整个教共体的条线工作,确保各校区工作统一;与此同时,副校长又担任各校区的负责人,全权负责各校区工作。这样,校区负责人做到了“条”“块”管理相统一,既抓好了教共体整体的工作,又做好了校区的管理。
课后,两校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围绕每个同步课堂或线下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切实落实进行探讨。钱塘实验小学和聆涛小学的各学科负责组长认真组织每一次教学活动,两校区老师们都肯定了每一次同步课堂和线下教学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的互动效果,并中肯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每一次研修都是一次思维的争锋和经验的累积。
三融四共促发展
构筑教共体两校区间优质均衡发展机制,探索制度、管理和文化的统一协调,实现融合基础上的发展特别重要。海宁市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建立了“三融合”体系,包括制度融合、管理融合、文化融合。各校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健全教共体运行章程、制度,细化管理经验辐射、课程资源共建、优质师资流动、教育科研互通、设施设备资源共享等核心环节,达成“教研共建、活动共融、资源共享、文化共生”的“四共”目标。在集团内研究制定统一的教共体教学计划、师生教育活动、教研活动、校本培训等,并通过优质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基础素养。
双向奔赴享资源
本学期,为了更好地推动了集团两校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两校老师在分头备课的基础上,在负责老师张金珏和徐婷婷的沟通、组织下,进行了8节同步课和24节线下课的教学。本学期两校间的研修学科扩展到了语文、英语、科学、数学、信息、体育、音乐等。老师们共同备课,同步上课,经验共享,重点关注学科要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课时划分、教学设计等进行了深入研修。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上,两校教师及时通过钉钉工作群进行资源共享,为试教工作做足准备。
两校区的融合教学促进了集团教学的突破,两校区都立足于学情和校情而进行教育创新,目标都是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教共体体制机制,打造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助力共同富裕的模式。望两校区深度合作,促进未来更好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