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招 | 省特级教师带你研读国内外教材,给你教学新视角
8月9日-11日,浙师大附属学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第七次培训在浙师大顺利举行。此次培训由省特级教师、教育集团专家邱月亮牵头组织,基于前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设计涵盖了多教学新视角探讨、国内外教材研读、教学体会总结、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教学初步设想探讨等培训内容,并邀请了正高级教师、全国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何月丰作现场指导与分享。
● 线下培训现场
● 邱月亮讲座现场
“我们应当从多种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邱月亮依据自身的研究,以“历史视角下的教科书”为主题,向大家阐释了百年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演变历程。他指出,教科书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变化,同时也比较分享了不同时期教科书的特点。他着重强调,老师们在开展研究时,不但要从宏观和整体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转换思路,而且要善于从小现象洞察大局,从多角度剖析问题,切忌盲目跟从。讲座引发了在座老师们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 唐慧珍作报告
浙师大附小唐慧珍对国内外“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材进行了收集整理。她指出,各国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教学方法的运用各有特色,教材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这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背景,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参考。此外,她还与在座的老师们就教学开展以及材料引入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 徐婷婷作分享
浙师大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徐婷婷分享了关于学生学习分数认识的试教体会。试教包括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了解历史以及提升练习等环节。她指出,在教学中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强化直观教学,助力学生理解分数意义和形成过程。同时,分数的学习应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明晰其前提和必要性,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 陈南希作分享
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陈南希整理分享了关于儿童分数概念认知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儿童学习分数前已具备相关生活经验,虽难理解符号形式分数,但能通过食物分享、事物分割等方式获取初步知识,5-10岁儿童分数概念认知随年龄增长而提升,其中7-8岁为飞速发展阶段。此外,教材对分数知识的安排呈现出数学上升的逻辑,对学生学习分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认知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对下一步进行分数教学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罗海央作报告
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罗海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想进行了报告。她精心设计,通过分、折、涂等动手实操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概念,进而理解其意义。同时,借助巧克力和饮料等生活实例,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相同的分数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可能存在差异,这有助于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更加灵活和深入,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分数的认知,为研究提供了教育实验的支持。
● 宋锦平作报告
附属绍兴镜湖小学宋锦平作了关于“圆的认识”的教学思考。“图形与几何学习具有递进性,圆的认识在不同学段要求不同,教学目标应做相应调整”,宋锦平通过前测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调整与实施过程中,依据学生特点修改导入环节,课后统计分析学生练习,把握学生掌握情况。她认为,调整教学时空时需深入解读教材与课标,关注学生“痛点”,解读学生知识与思维基础,思考操作必要性与可行性。
● 何月丰讲座现场
“用努力,去实现看世界的梦想”,何月丰面向大家作“相信努力的力量”主题讲座。他用89天写下89篇共16万多字的教育见闻,强调努力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他认为“写”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表示“读书,让自己更从容”,他还提到“努力”遇见等你的贵人。从乡镇小学起步,通过努力在专业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何月丰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思考进行了分享,鼓励老师们持之以恒地努力,持续提升专业素养,进而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邱月亮对研究中的各个方面给予了反馈指导,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了诸多建议,帮助更好地解决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现在的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深度”,邱月亮对老师们能够深入探究问题本质、从整体角度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深感欣慰,同时也对老师们前期在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研究与反思、教学理论的研读等方面工作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
● 合影留念
为期 3 天的集中学习,是老师们前期研究成果的全方位展示,更是深入学习交流的关键契机。老师们纷纷表示,这几日的学习收获颇丰,不但开拓了全新的视角,加强了与各附属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而且为自身的发展明确了更为清晰的方向,赋予了更为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