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让读写教学更丰盈 | 省特级教师和你专题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从义务教育课标来看,思辨性阅读贯穿了各个年级,作为专题研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省特级教师、集团专职专家朱昌元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专题研讨活动中说到。
● 活动现场
9月24日,由朱昌元组织开展的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专题研讨活动在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举行,特邀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冯妙群、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厉贵中现场指导。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语文组教师,浙师大附属金华第十五中学语文组教师,杭州市富阳区银湖中学语文组教师代表,金华市婺城区、开发区初中语文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吴焕、杭州市富阳区银湖中学盛华玲、浙师大附属金华第十五中学韩京文三位老师进行展示课。
● 吴焕展示课
吴焕以一篇议论文《有为有不为》引领同学们进行思辨性阅读。通过“略读课文,把握主要观点;研读段落,梳理行文思路;品读语句,感受语言特点”等任务式学习,层层引导、启发学生深入阅读,反复品味语言表达,挖掘文章内涵。借助图表、关联词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让同学们体会到 “思辨性的语言具有美感与力量”。
● 盛华玲展示课
“你觉得元方应该接受友人的道歉吗?”盛华玲在《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课堂上抛出问题。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发生的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开展思辨性讨论。通过这样的任务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有效性,同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尊重、以及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观。
● 韩京文展示课
“语序合理、话题统一、过渡自然、立场鲜明”韩京文在黑板上写下了新闻评价量表的板书。围绕“语言要连贯”这一教学主题,他带领同学们对新闻事件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学习。以一个新闻热点切入,对比辨析不同媒体的评论,引导同学们思考、提炼评价维度;通过对身边的热点话题尝试撰写评论,巩固方法性知识,体会新闻评价的思辨性。
● 冯妙群点评
“吴焕老师的课堂紧扣单元目标,落实单元要求,并善用学习任务。”“盛华玲老师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营造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参与度。”“韩京文老师创设了学习情景且贯穿始终;注重建立知识网络,关联各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冯妙群对三节课的亮点给予肯定,同时针对每节课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她强调,老师要“吃透”单元导语,把握单元要求,把单篇放在单元的框架下来教,实现单元视域下的单篇教学;要绝对清晰课堂要教授的知识,紧紧围绕知识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 厉贵中点评
厉贵中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角度准确、结构有序;积极营造“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堂氛围。“课堂的有效是通过学生的习得来体现的。”厉贵中建议,老师不要过度依赖预设,注重课堂开放性,允许和引导学生发散讨论,多角度思考,从而激发和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变化“看得见”。此外,老师要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回归实践。
● 朱昌元作讲座
“此次的三堂课,分别涉及议论文、文言文和新闻评价,均从思辨性角度展开教学实践。能看到有些学生的反应令人惊喜,呈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不仅限于议论文体,各类阅读文本都值得探索思辨性实践教学。”
朱昌元对本次主题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并围绕思辨性教学作“思辨,让读写教学更丰盈”专题讲座。以思辨案例引入,详细剖析了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技巧;介绍了思辨的本土资源及中外名家举隅,强调了思辨的重要性和源远流长。同时,朱昌元着重对新课标中的思维能力要求进行了解读,引实践教学案例展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读写教学的应用。
● 专家组给授课教师颁发证书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们表示,在未来的教学中,会持续探索思辨性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绽放的舞台,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