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绍兴镜湖小学:学校与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开展教共体教研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高晗璐、朱珏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09-20

为深入推进浙师大附属绍兴镜湖小学与王宅镇中心小学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帮扶工作,落实两校帮扶具体事项,9月18日,浙师大附属绍兴镜湖小学俞学志名师工作室和朱珏名师工作室一行来到金华市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开展线下的教学研讨及名师讲座活动。

俞学志名师工作室活动

王宅镇中心小学吕晗老师执教了习作指导课《漫画的启示》。吕老师的课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指导过程中,老师巧妙地借助支架,引导学生们细致地观察漫画中的人物神态、动作以及文字提示,并鼓励他们进行合理想象,猜测人物心理。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捕捉画者的写作意图,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聚焦细节、放大“可笑之处”,使习作思维激活阶段更具基础想象。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漫画中的启示与个人经历相结合,有效突破了写作难点。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成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技能。

附属绍兴镜湖小学名师俞学志做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课》的讲座。俞老师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特殊案例,如读音问题、词语问题、插图编排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在平时教学中容易遇到的小困惑。之后工作室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在俞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的研讨活动很有价值,它不仅让大家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还引发了老师们对课本内容、课本编排逻辑的思辨性思考,让大家能更从容地、聚焦式去面对那些看似琐碎实则重要的教学细节。

朱珏名师工作室活动

王宅镇中心小学的汤妙玉老师执教了四年级《荡秋千》一课。汤老师在环节一中用科尔文手势律动和发声练习导入,以介绍仡佬族的视频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荡秋千》;环节二进行聆听和体验歌曲情绪,并借助旋律线图谱,用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乐句划分;环节三创设情境尝试创编二声部节奏。汤老师通过音画创设荡秋千的场景,让学生模仿荡秋千的动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多种形式演唱,师生合作演唱,生生合作互动,并引导学生为歌曲加入伴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仡佬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感受到《荡秋千》这首歌曲带来的童年回忆以及音乐节奏带来的愉悦情绪。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工作室成员进行集体教学研讨。首先工作室导师朱老师对于本堂课的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汤老师有效引导同学们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在对大跳音程的听辨和练唱、对休止符作用的体会都力求“情”“知”互促,和谐发展。而后针又对本节课从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点评,尤其是在音乐渗透、学生听唱视唱循序渐进、相同乐句与相似乐句的高效学习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最后,朱老师又开展了《浅析关于音乐模拟上课的应对策略》的讲座。讲座结合最近几年模拟上课比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与化解,她建议,艺术课程的教学要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进行文稿设计,在表达上要凸显音乐性。具体对年龄段特点制定教案、利用板书使音乐画面丰富、根据重难点进行时间把控、利用身体语言将自信展现等维度提出了许多应对性策略。这场讲座内容丰富,老师们纷纷表示听了朱老师的讲座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跨地区名师工作室活动,是展示,更是磨砺与成长。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教学风采,更在研讨中深化理解,悟出新知,为两校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互学共进、互促提升的平台,有力推动了两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