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雪寒新书出版| “读写教室”项目研究再添新成果
近日,由“读写教室”团队核心成员、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项雪寒撰写的《推敲策略:中国传统读写经验的教学转化》正式出版。这是“阅读策略的深度学与教”系列教学丛书之一,也是“全国‘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的又一项合作研究成果。
该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分“中国传统读写经验——推敲”“中国传统读写经验的教学转化——推敲策略”“推敲教学体系的整体建构”“小学语文阅读推敲策略教学应用案例”“小学语文写作推敲策略教学应用案例”“小学语文推敲策略的单元化教学”“推敲策略教学校本教研的附小样式”“推敲策略教学教研带动的教师专业成长”等八个章节。
项雪寒介绍,推敲策略研究历时近五年,经历了“理论学习、理解推敲策略的内涵外延”“推敲策略系统的整体设计”“推敲策略教学打磨”“推敲策略教学‘四步走’”“推敲策略研究成果发表”“推敲策略教学模式运用与推广”“推敲策略理论与实践总结”等六个研究阶段。有了较为完备的思考和模式后,团队开始进行实践梳理,推出系列论文。2024年4月,项雪寒在第四届全国“读写教室”研讨会展示了《青山不老》的探索性教学,此案例已于近日在《语文建设》刊出。项雪寒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激发小语界对系统转化可能性的研讨和尝试。
“项雪寒老师的新书面世,实为水到渠成、理所当然之事。”浙师大江淑玲博士在序言中写道,在她的接触中,项雪寒勤学、勤练、勤思、勤写,做事充满劲头,写作上爱琢磨,凡事要理得清清楚楚,正是这些品质,让她在“读写教室”项目于附小的推进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加之团队成员密切沟通,互相协助,从而产生了多项科研成果。
“我们除了系统地研究从国外引入的主要阅读策略外,还试图挖掘我国悠久语文教育历史中丰富而宝贵的读写教学成果,并实现从个体经验到具体而可靠策略的现代转化。”“读写教室”项目领衔人、浙师大王国均副教授表示,目前推敲和批注两大策略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积累策略的研究也得到了初步落实。作为“阅读策略的深度学与教”系列教学丛书之一,项雪寒的新书有助于大家进一步理解“读写教室”,理解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策略,逐渐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从而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
据了解,在推敲策略教学形成初步成果以后,附小研究团队把推敲策略教学模式进行了专家论证和推广运用。2021年3月,团队邀请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开展“辩课进校园”活动暨婺城区小学语文新教师、骨干教师90学时培训,效果显著。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团队发现,开展推敲教学成效显著,教师观念从“割裂”走向“整体”,明确了教学“读写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学校校本教研从“自发”走向“协同”,实现了教学“研究专业化”;推敲教学体系从“零散”走向“逻辑”,实现了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思维从“隐性”走向“可见”,实现了教学“方法路标化”;学生学习从“知识”走向“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达成“能力生活化”。
此外,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校本教研的学校样式,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生成教育智慧,提升了学生语言敏感度,增强了学生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团队成员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小学语文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5篇,在省市区各地作专题讲座20多场,研究理念和模式得到了众多学校及专家的认可,为学校继续深化语文读写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实践与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