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聆涛初级初中:海宁市初中数学教研员莅到校指导新教师
为加速新教师成长步伐,夯实其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促进新教师的全面发展。10月24日,海宁市初中数学教研员朱建强莅临浙师大附属海宁市聆涛初级中学听课指导。
一、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柯益洋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列代数式》,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跑操引入,带领学生归纳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同时引出代数式的概念。通过例题变式的形式让学生对易混点更加清晰,不易犯错。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度高,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第二节课是由蔡逸伦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代数式的值》,他从学生睡眠时间引入,引起学生兴趣。在具体情境中引出何为代数式的值。通过拍照上传学生错误点、上台板演等形式使得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同时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了不同形式的评价,让学生整堂课都积极参与,精神饱满。
第三节课是由缪冰妍执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堂课以类比思想为主要线,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又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步骤的依据。整堂课内容完整,思路清晰。
二、教研员点评
海宁市初中数学教研员点评三位新教师的课堂做到精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学生错误,各有所长。柯老师从学生身边实例的想法,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突破易错点。蔡老师不断强调当抄代算的步骤,注重格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书写的规范性。缪老师的类比思想,在数学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让学生类比已学知识点的学习路径,从而得到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路径。
最后朱老师对新教师提了几点建议:1.研究教材、研究课标。认真研读教材上的每个字,每个课内练习跟作业题。2.教学要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主线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3.对课后反思进行记录,从而逐步踏上科研的道路。
三、教师反思
柯益洋老师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及例题解析等多种方式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在课后进行了反思总结。在本节课的课程内容方面,我对教材研读以及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到位;在课堂提问环节,我的回应有时不够深入或及时,部分学生的问题可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我也将加强对课堂总结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通过本次授课,我深深感受到一节好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进步,丰富和提升自己,让自己迅速成长。
蔡逸伦老师反思:
本次代数式的值教学展示能够顺利结束,离不开备课过程中,数学组的集中指导、试教后各位老师的精准评课以及刁叶华师傅的耐心指导,所有的指导都对我这次的教学展示产生巨大帮助。
本次教学,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优点和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学生年龄计算每天睡眠时间作为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且通过这一例子,顺势引出了相关概念,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教学中,强调格式规范,展示典型错误,并通过展示学生的错误点,引导学生对比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书写格式的记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修正能力。不过,我虽然设计了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但实际课堂中,学生列代数式的练习时间相对较短,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掌握这一技能。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根据情境列代数式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在时间把控、语言精炼、课堂设计定位等方面的不足,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学习的地方。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缪冰妍老师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以及简单不等式的解法,主要的讲解方法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以及解法。在对比中能够明显看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相同的性质中,能够更快地解决并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而在解的不同中,通过对比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这一次的课程准备中,发现在教学中有很多类比,通过类比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质从而可以直接理解一些定义的构成以及问题的解法。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的设计可以进行一些改进,比如说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一些复杂的解可以直接解不等式,再问是不是和解方程的过程一样,但是不一样在在计算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有些情况下符号是会改变的;还有就是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其实x是可以在不等号左边也可以在不等号右边的;还有就是在一些过渡的时候,是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讲解的;还有在学生回答完成之后,应该积极进行评价以及统计正确率;最后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要理解书本为什么这么设计,要积极进行书本的研究,题目的问法也需要进行理解。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需要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在教学设计上进步,在课堂中灵机应变,向成为一名可靠的数学老师而努力。
携一缕阳光,带一丝芳香,共见一路繁花绽放!本次教研活动开启了教师们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学研究之旅。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在研讨中汲取了经验,在反思中获得了成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愿数学学科的教师团队共研共学共提升,携手并进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