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学校开展教共体建设之“青蓝工程”新苗论坛研讨
为持续推进教共体融合建设和“青蓝工程”活动,落实学校新教师培养计划,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0月31日,浙师大附属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开展教共体建设之“青蓝工程”新苗论坛研讨活动。
理论学习
活动伊始,教科室副主任王彪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解读《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各项惩戒规则的具体含义。
王彪主任指出,教师们应注重保护好师生的各项权益,使教育惩戒符合教育规律,遵循法治原则,注重育人效果。
阶段反馈
教务处主任邱忠明从教务与教学两方面对青年教师的阶段性工作进行反馈,并为后续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邱忠明主任指出,前期的常态课活动反映出新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均落实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邱主任重点强调,新教师需做好备课工作,体现各部分教学环节,强调师生互动,反对教师“一言堂”的行为。同时,希望新老师们严格按照学校下发的《教学常规规则操作办法(试行)》展开教学工作。
经验分享
导师代表陈婷和许磊刚老师分别从教学经验出发,与青年教师分享“我心目中的一节好课”。
陈婷老师提出“五个实”。她认为一节好课要做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要分别从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学习效果与行为表现出发,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在每一堂课中。
许磊刚老师从合适的和有效的两方面展开讲述。他认为一节好课应当满足课标要求、合理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以及师生课后交流中逐渐掌握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模式。
点评总结
海宁五中教育集团副校长毛新德对本次新苗论坛研讨活动进行点评总结。
毛新德校长指出,爱无极限,业有方圆。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需要青年教师好好加以把握。毛校长强调,教学需要注重常规,特别是备课常规、课堂常规、批改常规、评价常规以及辅导常规。毛校长寄语全体新教师能够早日成为一名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法的孜孜以求的优秀教师。
本次研讨活动,帮助与会老师对各自的教学工作与成长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新教师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磨砺增长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海宁五中教育集团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