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海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到校指导新教师
为提高五中语文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性,11月1日,海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周侗艳老师应邀莅临海宁五中教育集团指导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01 悉心把脉课堂
周侗艳老师深入课堂,听了叶莹、俞家泓、张佳琪三位语文新教师带来的课堂教学。其中,叶莹老师、俞家泓老师就《往事依依》这一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
叶莹老师提前设计了导学案,首先从“理情节、知内容”开始,让同学们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提及的几件往事,随后完成导学案上的思维导图。然后通过赏析手法来品味作者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同学们可以讲一讲最喜欢哪一段的叙述,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最后以仿写一次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作结束课堂。
俞家泓老师从分析题目中“依依”的意思入手,随后通过PPT显示的方式,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成果,充分运用了语文作业本来进行事件的梳理,并且强调了本单元导语中提到的默读要求,最后带着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作者选取和安排材料中体现的写作顺序。整体上,从“读依依往事”再到“悟依依往事”,步骤条理清晰,过程衔接流畅。
张佳琪老师在课堂伊始,首先抛出“如果我们是个盲人,怎么与同学交流?”这一问题,随后又将问题层层递进,以此为情境开启了《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的教学。通过解标题的方式,从“谁是再塑生命的人”到“为什么是再塑生命”,最后落脚于“怎么再塑生命”,重点分析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莎莉文老师的形象,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02 精心点评指导
周侗艳老师对三堂课展开了点评,对三位新教师的课感给予了肯定,认为她们遵循教材,扎实基础。随后,周侗艳老师又对三位新教师的共有问题提出了建议:教学散文应该更加注重情感;PPT的总章数和每张上的文字数都要减少,不依赖多媒体,将每个环节形成记忆;利用课外助读资料,把课本读厚。周侗艳老师还耐心的根据每个新教师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建议。
03 耐心助力成长
初为人师,如何快速成长?活动最后,周侗艳老师为新教师展开了细致指导。她指出,新教师应该要做到“三心二意”:三心,即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二意,即有意识(反思意识、自我观察意识)、有意义。周侗艳老师希望新教师用一年的时间入门,三年的时间站稳讲台,五年的时间成熟为骨干。
新教师需要有坚定的意愿和意志力,正如周侗艳老师所说的“随时都要具有重新出发的勇气”,相信在专家的指点引领下,海宁五中教育集团的语文新教师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累教学经验,立足课堂,钻研教育,筑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