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 交流 | 这场研修聚焦“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14

10月30日,由教育集团和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小学数学研修活动在浙师大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举行。省特级教师邱月亮,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宋华良,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书记董权、副书记杨国华等出席活动。

●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以“以学教方式变革,促进单元核心素养落地”为主题,浙师大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全体小学数学教师、浙师大附属嘉善干窑小学全体数学教师、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秀洲区其他小学部分数学教师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 附属长虹实验学校章怡琳执教“分数的认识”。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章怡琳创设了中秋节分月饼的情景,通过对分法的讨论,让同学们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半个’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0.5” “50%”......课堂上传来了各式各样的回答。章怡琳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了1/2,并对1/2的读写进行学习,理解其表示的含义;通过在比较中认识理解1/3和1/6的含义,拓展引申“几分之一”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分数各部分的组成;在“涂一涂”的动手操作环节,章怡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到“几分之几”的进阶学习,渗透关于分数单位的累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 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张博执教“认识周长”。

“周长到底有多长?” “周长会出现在哪些地方?”......在课前互动时,孩子们向张博提出了这些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张博引入四幅图:线段、角、画框、树桩,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比较,通过“描一描,感知周长”,认识周长存在的条件;“辨一辨,明晰表象”,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量一量,推理周长”,计算并比较周长的长度;“剪一剪,聚焦本质”,感受周长的变化。整堂课紧紧围绕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展开,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周长的实际应用。

● 秀洲区闻川小学庄晓婷执教“平行与垂直”

“有谁还记得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嘛?”

“有四条直线,四个角” “是封闭图形”

庄晓婷对大单元进行梳理与结构化整合,对知识点予以重构,以图为引,通过让同学们动手拼搭四边形,使其直观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平行”关系,并借助延长的方法理解“平行”的内涵;对同学们拼搭的四边形进一步开展对比分析,在对比过程中认识并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对边特征,感受“交点”与“相交”;通过移动平行四边形来认识垂直,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最后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巩固平行和垂直关系。

● 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书记吴秋霞开设名师展示课——圆的认识

吴秋霞对“圆”这个单元进行重构,以“圆的认识”作为第一课进行了展示。课堂开始以游戏“找不同”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空间、平面以及平面内的线,以此启动学生的空间知觉。

“圆和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一问题,吴秋霞让同学们对比观察圆、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聚焦等长线段,初步感知圆的特征;让学生借助圆规、绳子、直尺等工具进行画圆操作,思考如何画出一个圆,从而深入认识圆的本质;最后再次将圆、正方形、正六边形进行叠合呈现,引入半径概念,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推理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为圆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 附属嘉善干窑小学朱雯怡执教“三角形的面积”。

“如何借助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朱雯怡引导同学们经由思考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进而演算三角形的面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她让孩子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面积进行计算,并引入了“底”和“高”的概念。围绕“如何画出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发现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整堂课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总结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倍拼法”和“剪拼法”。

● 宋华良作点评

“今天我看到了年轻教师勇于将时间交付给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看到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敢于突破常规,实施单元教学重构;也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的数学素养,这些课堂中的呈现着实令人欣喜。”宋华良对五位教师的教学亮点予以肯定,并主持开展了沙龙活动,针对五节展示课与老师们展开深入研讨。

● 主题沙龙现场

宋华良指出,一节数学课,从设计至实施,整个过程贯穿了多个关键节点。在教学设计阶段,材料的设计需具备吸引力,简约而不简单,旨在将孩子们卷入课堂的任务或问题之中;任务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度思考。在教学实施阶段,对于材料和任务的实施过程,要组织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甚至鼓励“生质问师”,让学生“问得愉快”;交流的目的在于获取,一堂课结束时要使孩子们有丰富的知识收获、情感体验,让孩子们“精神振奋”。

● 邱月亮进行活动总结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学教方式的改变,年轻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时间,这种转变很明显。”

邱月亮表示,附属嘉善干窑小学和附属嘉兴长虹实验学校的两位年轻教师所呈现的课堂,进步迅速,深感欣慰;教龄较长的教师们对教材以及单元整体教学理解透彻,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思考。此次与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研修活动,希望进一步推动区域学校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营造积极良好的教育发展态势,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