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织里实验中学:学校教研节顺利落幕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卢方红 周燕男 沈霞 发布时间:2024-11-08

1031日,在这充满诗意的秋日里,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织里实验中学教研节圆满落下帷幕。这是一场知识的交流盛会,教师们齐聚一堂,分享经验、探讨方法,为教学注入新活力,让教育的智慧在这个秋天里碰撞、升华。

“织漾”联动:展课堂风采

  为进一步共同打造“互助互促,共享共研”的教学生态,促进织漾教共体建设,10月中下旬开始,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织里实验中学师生与漾西学校老师携手开展“精准提质模式下的有理课堂建设”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法治、技能六个学科组,包括课堂教学展示和互动评课两个环节。

  语文组

  浙师大附中沈园园老师执教的是《美丽的颜色》。沈老师通过三个任务:“品一份礼物”“享一份建议”“析一份情感”,带领同学们在对文本的探讨中剖析传记撰写技法,分析玛丽居里的伟大品质和执着追求,最后引导同学们以自己的文字为本,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自己笔下的母亲形象。

  漾西学校周淑婷老师带来的是《昆明的雨》。周老师在检测预习任务,同学们齐读课文、把握关键字词之后,通过三个学习任务:“寻雨中画”“赏雨中美”“悟雨中情”,逐步引导同学们细读课文,探寻昆明雨季到美丽体现在景色,滋味和人情等方面,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课后,两校老师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浙师大附中莫琴菲老师和漾西学校的倪丹丹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展示课条理清晰,课堂活动流畅,明确落实了重难点的教学,练笔恰切,学中写,写中学,并在阅读之中提升课堂思考深度。

  数学组

  附属织里实验中学卢泽老师从实际出发,从问题中提炼数量的不等关系,类比研究得出不等式和不等式解的概念,为后读学习指明方向。卢老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讲授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以及列不等式的步骤,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漾西学校毛雪波老师带来的是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比例线段第三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线段的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比例中项打下了基础。该老师课堂风趣幽默,语言具有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英语组

  附属织里实验中学潘怡雯老师展示了七年级《Unit2 Were Family!》第二课时的听说课。学生通过此次课堂学习能够掌握“pet,fishing rod,ping-pong bat”等词汇以及“Whoseis this?” “Its…” “Whoseare they?” “They are…”等重点句型。

  漾西学校的沈凯丽老师展示的是八年级《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第一课时的听说课。通过本堂课,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want to be a/an…”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等重点句型。

  两节课后,两校老师进行了评课和讨论,漾西学校的姚婷菊老师评价潘怡雯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善于带领学生挖掘文本语言背后的情感,学生的语言输出顺利。浙师大附中陈玲老师评价沈凯丽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能够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参与度高。黄裕欢老师认为沈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方面的操练。同时,她也注意到沈老师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科学组

  附属织里实验中学与漾西学校携手进行了织漾共同体科学组活动。活动中,沈恬静老师和郭志炜老师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各自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课堂之上,他们教学方法独具匠心,吸引着学生们全情投入。

  课后,沈斌老师和沈妍琳老师分别对两位年轻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吝赞美之词,同时也以真诚的态度提出了中肯且实用的建议。

  此次活动宛如一座桥梁,为年轻教师搭建了展现自我风采的绚丽舞台,有力地促进了两校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与紧密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注入了强劲动力。

  社会组

  附属织里实验中学曹涛老师执教的是《做负责任的人》。曹老师以樊振东夺冠的一路历程为案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同学们对责任的认知之路。在曹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探讨责任的内涵,领悟到了责任的重大意义。

  漾西学校孙钰老师带来的是《三国鼎立》。孙老师以独具匠心的游戏闯关形式,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历史之旅。在这场奇妙的旅程中,官渡之战的烽火硝烟、赤壁之战的波澜壮阔依次呈现在眼前,仿佛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课后,两校老师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浙师大附中的沈燕霞老师、沈善谷老师和漾西学校的慎彤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展示课切实落实了重难点教学,真正做到了学中练、练中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思考深度,如同为同学们搭建了一座通往知识殿堂的坚实桥梁。

  技能组

  附属织里实验中学陈慧翔老师以定向赛形式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准备简易地图,引导学生完成指定路线,结合耐久跑锻炼耐力。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团队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后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感受与策略,强化定向技能。安排适当的拉伸运动,确保身体恢复,并提供安全指导,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漾西学校张东月老师在音乐课上,带领学生一同欣赏了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经典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乐曲以其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音乐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音乐体验。课堂上,主要以聆听的方式,感受乐曲中雷鸣电闪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景。通过这堂音乐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音乐,还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说题培训:研解题思路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1025日,学校特别邀请了精准提质专家夏科平开展说题培训。此次培训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说题这一独特方式,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论文指导:明写作之道

  教学论文是教师智慧结晶的重要呈现形式,它承载着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成果。为助力教师更出色地撰写教学论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1031日,浙师大附中邀请到论文指导专家林文伟莅临指导。

  林老师有着极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独辟蹊径,从一个小女孩讲述故事的奇妙方式入手,轻松且巧妙地引出了论文的基本特征,这一下就把青年教师们带入到论文写作的情境中,让他们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林老师精心围绕招式概览、基本要求、招式例谈三个重要角度,全面且细致地讲解了论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在讲解过程中,他引入了大量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的案例,将那些复杂深奥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无论是怎样选题,还是如何为论文命名,亦或是构建合理的论文框架,以及巧妙地选择事例等关键环节,都被他阐述得清晰明了,就像为青年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论文写作成功之路的大门,使他们从中受益匪浅。

  教研节结束,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归课堂,但这场盛宴所点燃的教育热情不会熄灭。“织”梦教育赓续前行,“理”路探索永不停歇,我们将以此次教研为基石,让织·理教育走向卓越!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