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我们再次聚焦这个主题
近日,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和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举办的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举行。省特级教师邱月亮,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邵虹,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金雷杰、金奎,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副书记、校长王珊珊等出席活动。
●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以“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为主题,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全体小学数学教师、浙师大附属宁波求精书院部分数学教师、浙师大附属奉化锦溪小学部分数学教师、慈溪市其他小学数学教师代表等近150人参加活动。
● 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吕洁执教“四边形的认识”。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吕洁先引导学生自主圈出四边形,在辨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四边形的特点,从而引出“边”和“角”是研究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
“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吕洁放手让学生自主猜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并通过自主探究、同桌合作交流亲自进行验证。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进一步感悟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最后结合生活实际,从乘法算式中感悟“规格”标注的含义,从而推理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四边形的关系,突出“单元视角”这一数学课堂教学理念。
● 宁波前湾慈溪外国语学校徐锡军执教“植树问题”。
“为什么三道不同的题都可以用20÷5来解决?”徐锡军基于学生已有的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经验设计了平均分问题,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植树问题和用除法解决问题之间的关联。
“那这题也能用20÷5来解决吗?” 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感知植树问题中一端种时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化简为繁,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并验证植树问题的另外两种情况,在自主探索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模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 浙师大附属宁波求精书院俞敬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什么?” “你还想了解它的什么?”
俞敬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引出学习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带着对面积的猜想,俞敬予引导学生先测量数据,再试着求出面积。在辨析学生作品的过程中提出两种猜想,并用数格子的方法去验证,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此外,通过探究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底×高。
“想想其他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这样计算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再次探究大小形状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进一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整节课中,俞敬予注重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完整经历提出猜想,操作转化,验证猜想的过程,为后续多边形的面积学习筑牢基础,把握单元教学的核心。
● 浙师大附属奉化锦溪小学周雪姣执教“观察物体”。
“你觉得他们说的谁对谁错?” “他现在是什么表情?”
周雪姣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知观察方位的重要性。接着,周雪姣围绕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不同情况展开多层次探究,紧扣“观察一操作—描述一验证”这一主线,自始至终贯穿观察、操作、想象活动,经历三维立体图形到二维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实现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凸显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 金雷杰作点评。
金雷杰点评指出,“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结构化,抓住边和角研究平面图形,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在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环节侧重用折来验证猜想,整节课充满了数学味、推理味、整合味……“植树问题”一课从整体上认识植树问题,最大的特点是把植树问题跟原来的包含除进行了链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理解一端种、两端种、两端都不种的情况,并引导学生从原来知道的知识点出发,去看一整片森林,而不是一棵孤立的树。
● 金奎作点评。
“俞敬予老师的课很会‘抓’耳”金奎评价指出,整堂课一“抓”矛盾冲突:如果不沿着高剪行不行?为什么要拼成长方形?二“抓”关键问题:转化前后,你能发现哪些相等关系?三“抓”人,善于发现学生的回答能力,引导学生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金奎强调,教学要从数格子方法(有数据研究)到割补方法(无数据推理)的提升。
“观察物体这节课非常‘烧’脑”,金奎表示,备课的老师要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观察物体难在哪里?左边难,移面难。那怎么去解决这些难题?老师要引导用实际操作去解决,让学生去摸一摸,在学生脑子里留下痕迹,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空想观念。
● 邵虹作专题讲座。
邵虹开展了“立足单元视角,整体把握教学”专题讲座。她指出,课程理念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内容的呈现。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实例,邵虹介绍了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要素:提炼主题核心概念,形成系列单元;整体分析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体现知识方法迁移,设计教学活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活动的素养。这些单元系列的整体教学呈现,为老师们打开了教学的视野,提供了教学研究的思路。
● 邱月亮进行活动总结。
“新教材的启用,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飞跃,是教学方法的转变。”邱月亮强调,单元视角是用整体角度看问题,用一致性角度看问题,用数学的角度看问题。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老师们能够深刻领会新教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单元视角真正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 专家组给老师们颁发荣誉证书。
据悉,这是集团联合附属学校当地教研室,围绕“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主题开展的第二场片区教研活动,此前开展了嘉兴片区的联合教研活动,反响较好。此次与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举办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希望进一步推动区域学校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营造积极的教育研究氛围,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