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学校校长论坛:我们相向而行,携手提升办学品质
11月15日,在浙师大第三届浙江省教育共富发展论坛暨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工作研讨会开幕式后,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附属学校校长分论坛。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集团专职专家、教育科研部主任蔡志良,集团专职专家、省特级教师江旭峰,浙师大各附属学校校长、书记等参加论坛。
● 会议现场。
● 杨平讲话。
“各位是合作办学的同行者,更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杨平对各位校长、书记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各附属学校合作办学工作成果表示祝贺和肯定。杨平介绍了集团新成立的学校发展部,接下来将加强附属学校间交流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效应,组织带领附属学校开展国内高质量学校走访学习,为附属学校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专业引领。同时,集团将持续整合各方优质资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赋能附属学校培育和打造一批重点课题,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推动各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此外,杨平介绍了集团在科创项目领域的培育情况,后续将为附属学校提供科技教育方面的强有力支持,助力拔尖人才的培养,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论坛围绕“用好合作办学资源,提升办学品质”主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 施彦文作分享。
浙师大附小校长施彦文对合作办学工作亮点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借助浙师大办学优势及教育影响力,学校合作办学亮点纷呈。从学科入手,成立读写教室(语文)和思维力工作室(数学),开展丰富活动,成员在多本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同时建立学科导师制,由特级教师和博士引领教师成长;此外,与浙师大各学院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在一系列举措下,合作办学成果显著。师生在科创、信息素养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展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施彦文表示,学校计划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学科导师制覆盖范围,三年内打造具有深度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推动学校发展迈向新高度。
● 王昌杰作分享。
浙师大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溪小学)党支部书记王昌杰主要就“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项目在学校的实施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介绍,项目组建了“教育管理+工具开发+成果提炼”导师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全方位推动素养教育的落地生根。同时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流程管事、开展评价激励提升项目推广效果。目前,学校团队的区域影响力显著增加,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百花齐放。王昌杰表示,未来将借助浙师大优质资源平台,携手并进,不断探索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
● 郑明华作分享。
浙师大附属星澜中学党委书记郑明华分享了在高校支持下的新办学校成长之路。她指出,浙师大专家团队在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学生成长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构建教学指导循环体模式,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精心规划论文、课题等教科研发展路径,加速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形成问题解决的新样态,提升关键能力。通过星光课程革新,博士课堂实践等特色项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郑明华称,学校在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校本研修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首届毕业生成绩亮眼,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引来社会各方关注,学校跻身拱墅教育质量前列。
● 金叶坚作分享。
浙师大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校长金叶坚就“精准提质”项目在学校的实施路径作经验分享。他指出,基于学校发展现状,借助浙师大平台和专家资源,致力于提升办学品位,构建教育新生态,聚焦师生共成长。学校引入“精准提质”项目,探索 “生本・师选” 四题迭代路径,科学架构顶层设计,分层实施研修活动助力区域新优质学校建设;同时借助名师工作室导师引领、教研组和备课组团队指导、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方式,全方位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精准提质项目中,通过教学评闭环、主题德育等措施,巩固学生基础、树立信心、增加师生信赖。教师专业发展向上生长促进学校科学架构,向下扎根促进学生学科素养。
● 陈晓勇作分享。
浙师大附属瑞安高级中学校长陈晓勇就与浙师大的深度合作进行分享。他从深化顶层设计,融通办学实践;助力教师成长,打造高效课堂;助力教师成长,打造高效课堂;强化指导协作,提升科研实力;汇聚多方资源,促进名师孵化等方面进行阐述。陈晓勇表示,在浙师大专家团队的支持下,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在教育教学技能比赛和论文评比中成绩优异;教学质量提高,获得多项荣誉称号;教育辐射明显,多次承办温州市、瑞安市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各附属学校负责人依次进行发言,就本校合作办学工作展开交流。
● 江旭峰主持。
“感谢各位的到来和分享,让我们齐心协力,建好平台,用好载体,扎根教育,双向奔赴,强合作出成果,做智库献智慧,为打造高质量合作办学品牌贡献力量。”江旭峰主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