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论坛 京浙切磋 | 首届培育“读书种子”讲坛在京举行 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全程关注
近日,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首届培育“读书种子”讲坛在北京举行。浙师大教育集团负责人沈夏林,浙师大副教授王国均,浙师大副教授钟晨音,《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杨文华,省特级教师方敏,省特级教师陈红梅,浙师大方向博士,浙师大徐静静老师,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校长陈佳美,浙师大附属小学副校长项雪寒等参加会议。
本次讲坛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实用文读写教学”为主题,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读写教室”团队参会,来自浙江金华、义乌、宁波、温州、湖州、常山,山西运城,青海西宁等地的“读写教室”团队参会交流。
● 《现代教育报》进行关注报道。
● 讲坛现场。
讲坛设立了主讲坛和六个分讲坛。共计展示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教改项目10个项目校的14节研究课,浙江“读写教室”团队的8位小学语文教师执教展示课、作经验分享交流。
主讲坛开幕式
● 沈夏林讲话。
沈夏林发表讲话,对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讲坛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浙江师范大学“读写教室”团队与北京的教育同仁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实用文读写教学”这一极具时代意义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能够相互切磋教学技艺与教育理念,彼此分享经验与智慧,为推动读写教学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后,沈夏林发出了邀请,邀请北京教育同仁们参加明年在义乌举办的“读写教室”年会,携手为读写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培育更多优秀的“读书种子”。
● 王国均作主旨发言。
王国均作主旨发言,以“培养独立而成熟的实用文本阅读者——实用文阅读策略链的扶放有度教学”为主题,围绕探索实用性文体研究的新发现,探索实用性文体的教学边界等内容作了详细阐释。同时他表达了“读写教室”研究团队的使命与担当,并对实用性文体的未来研究提出了设想。
● 陈红梅执教展示课。
陈红梅老师执教四年级《爬山虎的脚》展示课。本篇课文的教学遵循“读写教室”理念,以单元阅读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为学习目标,构建“圈划 - 想象 - 推 敲 - 还原”四步走路标,积极运用“找重点 - 想象 - 推敲 - 推测”策略链,从而达成目标。教师采用扶放有度的教学模式,第一课时,通过教师示范,构建“四步走路标”,导航学习爬山虎的叶子。第二课时,从教师扶学到小组合学,在路标导航下学习爬山虎脚的样子及爬的过程。教学中还运用AI技术,来对比写作,并从AI技术中产生新问题,找到自然观察的奥秘是保持”好奇、热情和探索“之心,从而激发学生去观察探索大自然,开启观察与记录之旅。
● 项雪寒执教展示课。
项雪寒老师展示六年级实用性文本复习课。带领学生浏览1-12册教材,对实用性文本进行梳理、分析与归纳,发现其基本规律,总结实用性文本的学习方法,并能将学习经验迁移到其他文体的学习和复习中,从而发展学习策略。
● 专家议课沙龙。
钟晨音参加专家议课沙龙,他指出,项雪寒老师让六年级学生梳理12册教材的中心文体,进行单元化教学,难度很大,其勇气值得佩服。整堂课教学材料完整,展示了教学全过程,有助于领悟研究课的意义;通过360度透视学习引导学生展开复习,体现了生成性学习。钟晨音表示,此类课的困难在于认知负荷大,但教师通过提供读写工具、教策略、激发内驱力等方法,使学生能在困难中前进,这个过程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各会场开展的分讲坛上,北京和浙江的老师们同台展示课堂教学,专家组进行议课沙龙,共同探讨语文读写教学。
分讲坛一
● 陈佳美执教展示课。
在分讲坛一,陈佳美老师执教五年级《鲸》展示课。本课教学通过运用联结策略,充分挖掘习作例文在习作教学单元中的多种价值,为单元习作做好准备。在教学中,陈佳美引导同学联结精读课文《太阳》、《松鼠》中所学的结构图、分条写,梳理例文《鲸》,为单元习作“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事物”做好准备;结合批注,学习和体会例文“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点”的方法,并对“初试身手”进行修改;学习《松鼠》一文的写法,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最感兴趣的鲸的一个特点介绍清楚。整堂课巧用联结策略贯通读写路径,创造性地运用习作例文,借助AI,优化习作思路,习得习作方法,为“介绍一种事物”搭好台阶、做好准备。
● 黄琴作经验分享。
衢州新华二小的黄琴老师分享了“进阶的蚂蚁游乐园——班级读写教室的场域设计”经验。
● 专家议课沙龙。
陈红梅与专家们对浙江与北京教师团队的实用文教学展示进行了交流点评。她指出,两地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高度融合,四节课都以“真实任务”“策略链”“阅读路标”“扶放有度”为核心,并引入人工智能和AI技能,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直观、更深层的理解、反馈和运用。同时陈红梅还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分讲坛二
● 胡箭慧执教展示课。
在分讲坛二,常山县育才小学的胡箭慧老师执教六年级《故宫博物院》展示课。本课紧紧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目标,设计故宫旅游攻略的现实问题,通过“规划路线图”和“模拟作解说”两大阅读任务,有目的地开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兼顾功能性阅读,开展跨媒介阅读。细化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支架,明晰阅读思路,让学生在阅读时有章可循,在解决问题时有法可依。同时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 徐静静参加专家议课沙龙。
徐静静参加专家议课沙龙。她指出,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的前提是针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不同地区或学校的学生掌握的学习策略、课堂讨论的方式、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不同的。面对生活在故宫附近的景山学校的学生们,上课教师请同学们为三类不同出行目的的人设计游览路线,有意识地提高了对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能力的要求。徐静静表示,在对实用文体的梳理与分类、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的恰切选择、具体学情的分析等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实用文体的教学边界与实现的可能。目的是希望课堂能够从教师“教知识”到“教思考方法”的转变。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直接给学生结论,而是在和学生们一起质疑、一起思考、一起求解,从而和学生一起成长。
分讲坛三
● 洪岳执教展示课。
在分讲坛三,义乌市江湾小学的洪岳老师执教五年级“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展示课。本次展示课例为第二课时,围绕快速阅读的阅读策略展开,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强化抓住关键词中的“信号词”,从而提升阅读速度。引导学生以“科普宣讲员”的身份拓展阅读,梳理课文物体的速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阅读世界万物的速度,进行有序梳理。指导学生面对不同读者群体,完成各自的宣讲稿,以此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对科学世界的探索之欲。
● 专家议课沙龙。
方敏参加专家议课沙龙,她指出,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探索Al智能技术有机融合,更是体现并构建了读写教室理念下“学为中心”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有效。特别是基于单元整体视域开展解读文本、设计学教、创设真实情境组织学习活动,目标明确,支架适切,梯度清晰,课堂“颗粒度”饱满,效能感强。方敏表示,欣喜地看到了课堂实现了三个转变:从教课文走向教读写,从用策略教到用策略学,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不仅看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思考的声音,更是感受到同伴协作学习的同频共振,也看到文学圈阅读圈学习正在课堂中央绽放。
分讲坛四
● 邵晨执教展示课。
在分讲坛四,衢州新华二小的邵晨老师展示四年级习作教学。课堂遵循读写教室理念,以单元习作要素“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为教学目标,构建“观察—记录—串写”三步走习作路标,运用习作工具“五指观察卡、观察记录单、串写魔法”帮助学生打开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同时巧妙地借助AI技术,有效支持学生写作。
分讲坛五
● 徐舒茹执教展示课。
在分讲坛五,温州永嘉县实验小学的徐舒茹老师执教五年级《松鼠》展示课。本课以单元情境趣味带货会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提问策略,筛选甄别好问题,利用大声思维说说好问题的提出理路;借助问题洞穴解决问题,发现文本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的异同,感受平实性说明文与文艺性说明文的不同;形成表达海报,学以致用,用方法解答课前对于松鼠的好奇,让更多人了解松鼠的特点。同时课堂巧妙借助人工智能软件,在问题的解答将人工与AI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衔接和准备。
分讲坛六
● 门中杰执教展示课。
在分讲坛六,浙江省德清县地信小学的门中杰老师执教五年级《太阳》展示课。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推敲说明方法的作用,从“多少”“单一和组合”“先后”三个方面展开。在“多少”的推敲中,分析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使用最多的原因;在“单一和组合”的推敲中,比较单一列数字与多种说明方法组合的效果;在“先后”的推敲中,指导学生感知说明文的常用写作顺序,并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方法改写《太阳》的片段。
● 专家议课沙龙。
方向参加专家议课沙龙,就浙江读写教室团队和门中杰老师的设计理念、思路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未来已来,在数智时代,我们的教学需要从记住、读懂走向会用,从浅层、深度走向迁移”。
行走的读写工具馆
● 专家老师们参观读写工具展演。
由陈红梅老师带领的读写团队将创作的读写工具搬到了会场,有拼音工具、识字工具、词语工具、句子工具、策略工具、朗读工具、文学圈工具、口语交际工具等,并分别在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和北京市延庆区第三小学进行了两次读写工具的展演。来自北京及其他地区的老师们被这些精致且富有创意的工具深深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学习。
据悉,本次讲坛由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协办,获得人民网、《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语文建设》《小学语文教师》等媒体、杂志的支持。
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培育“读书种子”讲坛是专注于推动中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迈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围绕特定议题,针对性探讨当前读写教学关键问题。讲坛广邀全国乃至国际优秀读写教学团队,分享前沿读写教学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传播先进读写教学理念、方法与技术。讲坛讨论内容紧密贴合实际需求,聚焦教师实际课堂授课展示,提供实用性强的教学策略,使参与者直观领略多样教学方法。期望借此平台,播撒读写教育改革新理念,助力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读写能力的学子,为我国教育事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