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核心素养| 这场首次举办的研讨会 聚焦思维诊断与教学改进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评’是基础、是关键、也是难点,从‘评’的内容上来讲,我们需要指向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测评需要体现过程性,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和整合。”
12月26日,在金华新世纪学校举办的首届“思维诊断与教学改进”研讨会开幕式上,会议牵头组织者、省特级教师郎建胜与大家分享“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与行为表现——数感、空间观念”时说。
● 开幕式会场照。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钱胜军,浙师大教育集团首席专家张振新,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部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婺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金华五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张根有,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书记、主任章彪,《小学数学教师》主编蒋徐魏,《小学教学研究》主任刘茂,《小学教学(数学版)》编辑袁伟刚,金华市新世纪学校书记、校长郭骥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教育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主持。
● 郭骥致欢迎词。
“今天我们共同参与这场盛宴,探索思维诊断的奥秘,分享教学改进的智慧。”郭骥对专家领导、省内同仁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表示感谢。郭骥简要介绍了金华新世纪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希望学校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解析核心素养内涵与构成要素,凝练教学策略,共同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思维诊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张根有讲话。
“浙师大教育集团将第一届思维诊断与教学改进研讨会放在新世纪学校,不仅是对婺城区教育工作的信任和重视,更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和支持。”张根有介绍了婺城区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的探索。他希望全体老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向专家、同仁学习,并坚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婺城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 钱胜军讲话。
“在了解浙师大教育集团‘数学思维评价’项目后,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个项目与我们推进科学教育的指向高度吻合。”钱胜军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钱胜军详细介绍了金华市在推进核心素养落地所做的努力。他希望通过进阶式培养,为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希望与浙师大一道,借助丰厚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区域学科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 杨平主持开幕式。
“感谢金华市教育局对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感谢新世纪学校精心周到的安排,感谢数学思维评价团队搭建起来的研讨平台,让我们有机会相聚于此,共同进步。”杨平代表集团对各方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集团在助力核心素养落地上所做的探索。她相信,大家在这里交流研讨,不仅能洞察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精准诊断方式,还能学习到名师团队精心提炼、反复打磨的教学策略,更能感受典型案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研究成果。
● 方张松作“评价改革与教学改进”讲座。
“我们要有数据素养,要思考如何利用技术帮助我们改变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更要利用技术工具促进深度学习。”“创新能力发展的本质是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而独立思考就是让孩子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与课堂密切相关。”……方张松为大家作“评价改革与教学改进”讲座。他结合现实中的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示问题、剖析原因、给出思路。他认为学校及区域的质量管理要实现“两个走向”,要基于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走向基于数据的精准诊断,要从常规性数据通报走向基于数据的品质管理。
● 郎建胜作“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与行为表现——数感、空间观念”分享。
“数感水平的标志:以“群”计数的意识与能力;计数单位是约定的‘群’,数是以群计数的结果……”“空间观念是指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反映的对象是空间物体或图形……”朗建胜作“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与行为表现——数感、空间观念”分享,并详细介绍了团队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在多所学校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历程。朗建胜认为知识技能通常体现在结果上,但核心素养往往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核心素养的测评需要体现过程性,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和整合。因此,这样的测评不是为测评而测评,而是通过评价反思来评估教与学,以评价改进教、促进学。
● 宁波名师、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溪小学)副校长汪杰作“数感素养表现性测评设计与结果应用”“模型意识表现性测评设计与结果应用”分享。
“在真实情境中,能一眼识别‘有结构的十’;会主动分群计数,运用‘几个十和几个一’的方法,快速数出100以内的数……”“用数学语言对实际问题进行概括性表达,并以数学模型为基本手段理解、描述以及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数学思维评价团队核心成员、汪杰连作“数感素养表现性测评设计与结果应用”“模型意识表现性测评设计与结果应用”两个分享。汪杰认为,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新时代,表现性评价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他希望一线教师能够在实践评价中推动素养落地,实现自我成长。
● 金华市教坛新秀、义乌市义亭小学校长许忠平作“紧扣素养本质,发展空间观念”分享。
“拿出一张A四纸对折、再对折,用剪刀在上面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请你思考,这张纸展开后里面会是什么样的图形?”许忠平作“紧扣素养本质,发展空间观念”讲座前,现场给大家抛出一道题目。“我们剪完之后最想做的就是想知道这是怎样的图形,孩子也是如此,非常急切的想知道自己判断的对错。”许忠平认为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描述和表达之后,恰恰缺少了“等待和想象的过程”。许忠平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实践,与大家分享了发展空间观念的经验做法。
● 该项目团队成员、岳增成博士作“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与行为表现——模型与数据意识”分享。
“作为结构的‘模型’与作为过程的‘建模’是不可分割的,需要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形成一般化的数量关系结构,建构数学模型,再将数学模型应用于现实问题。”“认识到对需要用数据支撑解决的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背景制订合理的数据收集计划……” 岳增成带来核心素养中的“模型意识”与“数据意识”分享。他结合在团队协作中探讨的问题和现实中存在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模型意识与数据意识的表征、特点、建构路径等,及其在日常教学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他希望大家以科研引领教研,让教研更高效;用科研反哺教研,让科研更接地气,从而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
● 郭骥作“数据意识测评结果分析与教学策略”分享。
“我们基于学业要求确立数据意识的本质要义:感知事务的共性和差异;能根据事物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发现事物的特征并制定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郭骥代表数据意识诊断素养与教学改进项目组作了“数据意识的本质要义、任务设计与教学策略”分享。他向大家展示了项目组在探索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同时以多个案例详细阐释了项目组以及他个人对数据意识的认与理解。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围绕“数感”“空间观念”“模型意识”“数据意识”四大核心素养,以理论讲座、观点报告、教学观摩等形式,解析素养内涵、构成要素,探讨测评任务与量规设计、学生素养水平的科学划分,凝炼教学策略,全面展示各名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推进“思维诊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讨会上,来自省内各校的名师纷纷上台,把理论“搬到”课堂上,以此展现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样态。
● 奉化区教坛新秀,宁波奉化武岭中心小学王超群执教四年级“大数的认识”。
“三堂课的课堂设计清晰,文本解读细致,任务划分明确,每个环节指向不同的目标,并且每个目标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蒋徐巍认为三堂课有一些共性和优秀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当然,他也认为教师可以在准确体察学情和学生上再下工夫、在某些环节取舍、快慢节奏把握上再下工夫。同时,蒋徐巍认为此次研讨主题好、密度高、容量大、信息量丰富,只要深入推进、深度聚焦,会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学科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 义乌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义乌市宾王小学冯帅君执教四年级“数字与轴对称”。
● 义乌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义乌市义亭小学朱紫程执教五年级“折纸中的学问”。
● 蒋徐巍点评。
“非常高兴参加此次研讨会,整整两天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开展讲座、公开课、报告分享等,台下的专家与教师没有丝毫倦意,令人敬佩。”刘茂与袁伟刚认为,研讨会质量优,水平高,密度大,层次明,启发满满。“能用数学眼光观察,能用数学思维思考,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能用数学思维想象。”他们表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表现。他们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胜任教学,但往往理论水平相对较弱,四个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落地,能够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引,从而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最后,他们从各自专业视角,详细点评了相关老师的公开课。
● 县教坛新秀、宁波市宁海县力洋镇中心小学葛华苗执教五年级“植树问题”。
● 海曙区教坛新秀,宁波海曙区德湖小学戴寅娜执教三年级“归一问题”。
● 省教坛新秀、金华市荣光学校副校长潘可可执教五年级“摸球游戏”。
● 新世纪学校朱妍婷执教二年级“小小统计员”。
● 刘茂点评。
● 袁伟刚点评。
● 郎建胜作总结。
“此次研讨会共有七个讲座,七节研讨公开课,三位专家点评,既涉及宏观的理论、中观的策略、微观的课堂。”郎建胜对前来参加研讨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以及教育集团、项目团队、新世纪学校等表示感谢,并作总结发言。他详细介绍了研讨会的设计过程、设计层次和设计目的,简要回顾了主旨发言以及各堂公开课的情况。郎建胜认为,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结构要素、划分了素养表现水平;进一步梳理了教学改进的策略;进一步展示了教学改进策略的课堂应用;是一次基于思维诊断的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郎建胜希望,未来继续不断完善深化四大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继续开展其他素养的研究,并不断加强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
● 专家给上公开课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 合影留念。
以评价改进教、促进学,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力保障。通过观察学生面临挑战性问题时的具体表现,分析其思维过程,可以诊断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并为学与教的改进提供现实的依据。近年来,教育集团组建专家团队,联合多个名师教学团队开展指向教学改进的“思维诊断”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每次活动都会吸引众多关注。此次就吸引了浙师大附属学校小学数学教师、相关研究团队成员、浙师大“未来好老师”项目学员、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生、金华各县市区数学教师、婺城区“浙婺·长青新华”教共体数学教师等200多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