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不断!附属学校5位老师成功获得省教科规划课题立项
2月19日,202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公布,附属学校共有5项课题立项,附属学校高层次课题立项数量与比例再创新高。据悉,此次全省立项地市年度规划课题330项,体卫艺专项课题58项。
其中,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陈佳美主持的“有限多元视角下的九年一贯制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浙师大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屏中学)陈昌吉主持的“‘达德’文化: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徐良明主持的“主题式实施初中科学技术与工程教育的策略研究”,浙师大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毛新德主持的“循证研究:初中英语‘三盘式’听评课路径的构建与实践探索”等课题获得地市年度规划课题立项;浙师大附属小学施彦文主持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获得体卫艺专项课题立项。
合作办学以来,教育集团依托浙师大学科、专业、人才等优质资源,大力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整合各学科专家力量,以教育科研为助推器,精准施策,悉心指导,助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长,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帮助学校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个人简介:
陈佳美,高级教师,宁波市名师,宁波市拔尖领军人才,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浙师大附属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书记、校长。曾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课改优秀项目与课例展示活动”教学实践奖,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一等奖,课例多次被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基础教育精品课。负责的课题“‘教-学-评’一体化下课堂教学‘双线共促’模式研究”获2024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执笔的课题“造一枚‘廉芯’: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获宁波市课题成果一等奖,执笔的“跟着古诗词游中国:体验性学习促小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获宁波市2021-2022年度基础教育教学突出成果二等奖,主持的“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弛性阅读的实践研究”获2022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多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发表,《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如何软着陆》被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转载。
陈昌吉,浙师大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屏中学)党总支书记,基础教育资源网一线课程专家(2023年---2025年),曾获区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主持教学网络平台曾获浙江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省级特色空间”;在宁波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中个人获市级行政嘉奖;他秉持“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科研恒心、坚定教学匠心”的理念,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在宁波市、奉化区级获奖;开发《诗画松溪》校本课程获宁波市一等奖;撰写学校德育案例《德育助力、培育松溪阳光少年》获宁波市德育创新案例。执教课例《垂径定理》获“一师一优”宁波市初中数学优课,教学案例《一图一课拓思路、深入挖掘激思维》获宁波市初中数学优秀案例。
徐良明,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第二批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宁波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慈溪市名教师。有近百篇论文和案例获奖或发表于《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与学》、《物理教师》、《理科考试研究》、《教育与装备研究》等刊物。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多次获省市奖项。积极参与省市各级送教活动,参加过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送教活动、赴青田开设过讲座及研讨课,远赴新疆建设兵团十四团胡杨中学及四川布拖中学开展师徒结对及送教活动等。
毛新德,浙师大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英语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学位。自2000年8月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就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教学。曾获得海宁市“感动潮乡•十佳教师”,嘉兴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嘉兴市优秀教师和“浙江省春蚕奖”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嘉兴市名教师,浙江省第十一期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成立了嘉兴市“毛新德名教师工作坊”。承担省地市级以上公开课、讲座30余次,论文核心期刊发表2篇,省地市获奖30余篇,主持浙派名师专项课题1项,嘉兴市课题4项,海宁市课题3项,课题成果嘉兴市、海宁市获奖各1项。
施彦文,浙师大附小书记、校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专家。曾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先进个人、金华市教育系统行业青年标兵、婺城区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是第8期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第11期长三角名校长培养对象。始终秉持教育初心,投身学术研究,多篇论文在教育领域核心期刊发表,深度剖析教育前沿问题,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凭借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与创新精神,主持省、市、区级课题,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及教育评价改革迈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