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所学校聚在一起 共探“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复习
“这道题目以圆和圆内接四边形为背景,我从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些性质切入,用构造全等、构造相似、构造等圆等方法来探究线段相等。”
“给出面积关系去求线段长度,那么就可以把面积比跟线段做一个转化,我要做的就是通过这道题给他们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往‘哪条路上走’。”
3月19日,在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课堂上,来自本校的龚素妹、附属金华第十五中学鲍玲玲两位老师正在与学生探讨“圆”。面对同一道题目,同学们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并努力寻找更优的解法。
● 活动现场。
这场聚焦“新”中考背景的初中数学复习研讨活动,由集团专家姚志敏牵头组织,来自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附属金华十五中的数学学科的近30名老师参加研讨活动。
● 龚素妹执教“关联条件 构建模型——圆的综合题探究”。
● 鲍玲玲执教“圆背景下线段长度及比值求解方法探索”。
● 姚志敏作主题点评。
“准备充分,切入准确,引导有方,启发到位。”姚志敏称赞了两位老师的精彩展示,并对两所学校老师积极参研讨以及婺州外国语学校对活动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亮点虽多,不足仍在”,姚志敏希望,课堂上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讲述关键知识点之前要做好合理的铺垫;要多点思考,多面思维,进一步强化知识的迁移、转化、联动等能力;要凸显思维的过程,不要怕学生不会,更不要怕暴露问题;解题方法的多样固然重要,但不能一味求多,要在“多种方法”中学会合并同类项,提高课堂效率。
● 合影留念。
“中考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讨活动专门邀请了绍兴名师许华为大家作了“研读课标 提升素养——由新中考谈复习策略”主题讲座。许华围绕“新中考”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基本思路、目标定位等,详细介绍了各轮复习的关注重点、任务目的、技巧策略等。“‘以基础知识为主体,以数学素养为导向,以真实情境为载体,重视知识的覆盖面,合理设置难度梯度,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是新中考背景下的基本思路。”许华认为,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教师应努力向“学习的引导者、情境的创设者、潜力的激发者”转变,同时帮助学生“从知识存储型人才向能力迭代型人才”转变。
“内容饱满,策略高超,招数实用。”与会老师纷纷表示,许华老师的分享可谓“号准了脉、看对了症”,为大家接下来的复习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借鉴。随后,大家以课堂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与许华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
“中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姚志敏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理念逐渐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转变,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帮助大家适应这种理念的更新,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