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60余所学校,300多名教师,在这里探讨德教融合与学科融合
“只盯着教学抓,会越抓越狭隘,而抓住德教融合,我们会越走越有底气,越走越游刃有余,越走越有自信。”在精准提质“德教融合、学科融合”现场会上,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朱竞丰教授强调。
4月1日-2日,精准提质“德教融合、学科融合”现场会在海宁中学举行。教育集团负责人沈夏林,教育集团首席专家张振新,教育集团专家朱竞丰,海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金新宇,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副镇长沈涛,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校长张少勇,海宁中学党总支书记沈宇,海宁中学校长沈勤龙等出席会议。
●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精准提质专家及13位实施学校代表作实战性经验分享,来自省内外各附属学校、基地学校、联盟学校、观摩学校等共计60余所学校的300多名代表参会。
● 沈夏林讲话。
“与海宁市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合作学校的办学质量,成果还逐步向其他学校辐射,推动区域教育生态的不断优化。”沈夏林对海宁市教育局、长安镇政府大力支持合作办学事业,以及海宁中学精心组织本次会议一并表示感谢。他指出,自与海宁当地政府合作以来,相关部门、学校积极参与项目推进,助力合作顺利落地与深化。沈夏林表示,本次会议以“德教融合、学科融合”为主题,探索德教融合、学科融合的多元路径,将研究如何将其落实到班级管理层面,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很期待看到各校的展示分享。
● 金新宇讲话。
金新宇指出,在过去一年多的合作中,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以精准教学为主题的项目化实践。海宁中学积极配合,从理念革新到行动落实,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显著增强,学科融合更加深入,师生内生动力得到激发。“此次现场会,对深化精准提质认识、拓宽德教共进路径意义重大。”她希望,在教育集团专家团队与省内外学校的支持下,学校能在精准提质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助力学生和教师实现成长。同时,希望省内外专家分享宝贵经验,推动海宁教育更好发展。
● 沈涛讲话。
沈涛简要介绍了长安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长安镇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2023年与浙江师范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海宁钱塘实验小学,并启动海宁中学精准提质策略体系构建与实施项目。在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各合作学校积极进取,过去一年,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办学质量等方面成绩斐然,不仅获得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有力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进步。沈涛表示,此次现场会不仅为各校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更为长安镇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奠定了基础,未来当地学校将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沈宇讲话。
“非常荣幸我们海宁中学承办此次精准提质现场会。”沈宇对前来指导交流的各地学校领导和教师表示欢迎,对浙师大教育集团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以及长安镇政府、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向大家介绍,在长安镇政府和海宁市教育局支持下,学校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精准提质策略及相关项目建设,在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学校初步建立了精准提质培育管理模式和高三年级系统化学习模式,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会议邀请了来自浙师大附属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浙师大附属海宁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浙师大附属海宁聆涛初级中学、浙江省海宁中学、湖州市南浔区锦绣实验学校、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太原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金华市荣光学校、台州市永宁中学等学校的13位教师代表,围绕“德教融合、学科融合”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
● 浙江省海宁中学金辉作分享。
● 浙江省海宁中学胡莺作分享。
● 湖州市南浔区锦绣实验学校顾婷婷作分享。
● 浙师大附属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朱海飞作分享。
● 浙江省海宁中学马华媛作分享。
● 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程燕作分享。
● 浙师大附属海宁第五中学张晴作分享。
● 太原市第二十四中刘晓晓作分享。
● 杭州市源清中学屠俊杰作分享。
● 太原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郑小瑞作分享。
● 台州市永宁中学金群伟作分享。
● 浙师大附属海宁聆涛初中马云作分享。
● 金华市荣光学校郑显珍作分享。
朱竞丰对各学校的分享作逐一点评,并开展了主题讲座。
● 朱竞丰作主题讲座。
“学校有整体的德育框架十分重要,新时代背景下德教融合势在必行,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发展方向。”朱竞丰指出,精准提质对学校提出收缩与融合的要求,要实现领导、人员、精力等多方面的收缩,为教师和学生减负,同时促进学科情绪价值与心理价值等多维度的融合。此外,他详细解读了精准提质的各项举措,从而希望学校能够形成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张振新作总结发言。
张振新围绕“德教融合”深入阐释了其背后蕴含的原理。他介绍,不同于行为主义强调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完形原理认为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源于部分之间交叉、融合产生的效应。张振新指出,我们目前对“德教融合”的探索和实现,还处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交叉,真正实现完全融合还需继续努力。
谈及德育,张振新指出,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善良的人。在精准提质视野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品质是“努力”,其外在行为表现体现为引导学生从愿意学习、喜欢学习、最终到热爱学习,且首先要解决的是愿意学习的问题。张振新指出,精准提质是一套涵盖“多育”,且符合教育与学习科学规律的有效技术体系。从各学校的经验分享中不难发现,精准提质在各校的落地实践已经超出了“德教融合”的范畴,延伸至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个维度,正稳步朝着五育融合的目标迈进。
此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精准提质项目的进一步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教育集团将继续依托高校的学术资源与科研力量,推动精准提质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助力基础教育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