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博奥小学:学校党建合伙人项目“悦读汇”暨“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训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施豪楠 发布时间:2025-03-29

  自浙师大附属博奥小学党建合伙人项目“悦读汇”启动以来,致力于营造“人人皆读、处处能读、时时可读”的阅读氛围。3月27日,为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整本书,萧山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专题研训活动在博奥小学成功举行。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缪舒平,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副校长高利佳,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新锐教师研习社”学员、“新手教师成长营”学员,区内外部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近100人参加此次活动。

◎ 浙师大附属博奥小学 沈佳 一年级下册《蝴蝶·豌豆花》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上课伊始,沈佳老师用精美的板书呈现了“蝴蝶”和“豌豆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在认识书名、目录、结合图画激活想象的过程中,沈老师带着101班的孩子们了解了《蝴蝶·豌豆花》这本诗集的构成,感受了童诗独有的趣味。在体会诗歌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和美读、美诵等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童诗的新奇语言和节奏之美,激发孩子们尝试阅读整本诗集的动力。

◎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赵逸澄二年级下册《小猪变形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赵逸澄老师从封面切入,引导孩子们关注封面信息,观察环衬,从而走进这个有趣的绘本故事。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将阅读绘本与说话教学融合为一体,重点关注阅读绘本方法的渗透,聚焦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交流分享。此外,赵老师还借助AI技术创编故事绘本,引导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环节中感受“做自己最快乐”的绘本价值。

◎ 浙师大附属博奥小学马伟凯三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分享课

  马伟凯老师围绕“整本书阅读”的主线,立足三个“点”进行教学:以自制“寓言的身份标识”为起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寓言人物的“蠢”;以寓意相似的两篇故事为节点,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归纳异同,发现寓言故事的“智”;以小组活动为支点,让学生在整本书中寻找道理相似的寓言故事,并联系现实生活运用寓言,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寓言的兴趣。

◎ 萧山区市心小学胡可馨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分享课

  观封面、读目录、说发现,胡可馨老师引导孩子们解锁《伊索寓言》的目录密码,总结出书中的寓言故事多以动物为主,两种动物之间往往用“和”字来连接。课堂上,胡老师还以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故事中展现的不同性格为线索,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趣味性十足。无论是故事讲述还是道理分享,都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整本书阅读。

  高利佳老师从“绘本价值与核心素养”“绘本阅读的课堂生态”“绘本阅读的时代进阶”三个方面作观点分享。她认为,绘本价值与儿童的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天然的匹配度,儿童有自己的阅读世界,有对绘本独特的体认和思考。通过绘本阅读,孩子们在推理和观察中促进认知发展,在角色代入中实现情感共鸣,在反复诵读中浸润审美启蒙,最终形成儿童视角特有的文化理解。

  章玲莉老师作观点分享。她认为,从课内单篇走向整本书阅读,是一次阅读思维的重大进阶。从单篇到整本书,学生的阅读视野被拓宽,不再局限于单个故事的理解,而是能够在众多故事中进行横向对比,收获更多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通过对比阅读和学生合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培养系统性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思维进阶之旅。

  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缪舒平做活动小结。她对博奥小学党建合伙人项目“悦读汇”的持续实践点赞,也对四位老师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点赞。从课内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从图画书走向文集类作品,从快乐读书吧推荐到基于教师个人阅读经验,四位老师进行了特别有意义的教学探索。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重在点燃学生阅读兴趣,推动持续阅读,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探讨阅读中的疑难或问题,最终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个体精神世界。

  对第二学段新锐教师研习社和青年教师成长营的学员,缪老师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如巧用AI工具助力课堂学教方式变革;二是要深度学习、勇于追问,思考不同任务群下单篇的教学价值,发现不同文体的教学策略,努力转化为自己可操控的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研修组,是一个“智慧众筹”的所在。围绕三个问题,学员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进一步丰富了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认识,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期待,锐意进取、共同研磨、主动分享,以团队协作滋养专业成长,在教研共生中探索语文发展。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