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天目初级中学:省特级教师诸才章来校开展英语教学调研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韦彪 英语组 发布时间:2025-04-15

 4月7日至11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专家、省特级教师诸才章走进天目初中,开展为期一周的英语教学调研与指导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诊断、集体研讨、专题反馈等方式,为学校英语教学“把脉问诊”,助力教师团队提升专业素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迈向纵深。 

深入课堂“细把脉”,精准指导促反思

本次调研以“聚焦课堂实效,优化教学策略”为核心,诸特全程参与天目初中英语组的日常教学活动。一周内,他深入三个年级的课堂,累计听课23节,覆盖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等多种课型,全面了解该校英语教学现状。 

每听完一节课,诸特立即与授课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他结合课堂实际,从教学设计、学生互动、目标达成等维度展开细致点评,既充分肯定教师们的亮点,也直击问题症结,提出改进建议。例如,针对部分课堂“教师主导过多”的现象,他建议:“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此外,诸特还参与三个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案。

反馈会上“开良方”,多维建议指迷津

4月11日,调研总结反馈会如期举行。诸特对天目初中英语组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教师团队专业扎实、备课充分,课堂呈现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教育情怀。”同时,他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新课标落地、学生主体性、技术赋能”等角度提出五大核心建议:

1. 锚定新课标,细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需紧扣新课标要求,兼顾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诸老师强调,教师应深入研读课标,要按照不同年级的课标要求,从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来设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激活学生表达,构建活力课堂。针对“学生沉默”现象,他建议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梯度问题、搭建语言支架等方式,鼓励学生“敢说、能说、会说”。“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

3. 优化作业设计,提质减负并行。“作业不是量的堆积,而是质的精选。”诸老师指出,教师需提前筛选习题,注重“一题一类”的方法指导,并探索“自评—互评—师评”多元批改模式。

4. 巧用早读时间,夯实语言基础。针对学生语音薄弱的问题,他提出“听—跟读—修正”三步早读法:先播放原声材料强化听力输入或者教师示范朗读,再指导学生跟读模仿并标注重音、连读等细节,最后通过对比进行自我修正,逐步实现“从准确到流利”的跨越。 

5. 拥抱技术变革,创新教学手段。“AI技术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赋能教学。”诸老师鼓励教师探索智能工具的应用,如利用语音评测软件辅助发音训练、借助平台数据分析学情等,让技术成为课堂增效的“催化剂”。 

另外,诸特还提出要结合学生学情来控制教学进度。教材是学习英语的载体和工具,老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特别是八年级、九年级的旧教材,学会取舍和优化,要把“做过了”向“做好了”转化。

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圆满结束,诸特的指导为学校英语教学注入了新动能。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化课堂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在专家引领与团队共研的合力下,天目初中英语教学正朝着“更高效、更灵动、更智慧”的方向稳步迈进。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