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版面 这位老师在《中国教师报》刊文 探寻实用性文本复习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5

  “最具挑战性的创课是创课程。当一位教师有了创课意识和创课能力,写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主编褚清源认为,浙师大附属小学项雪寒老师执教的“实用性文本复习课”就属于典型的创课程的创课,而且在创课之余写下了颇有价值的文章。

  4月16日,《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用3/4个版面,刊发了项雪寒撰写的“从‘复现’到‘发现’——从金华到北京探寻实用性文本复习本质的心路历程”一文,这也是项雪寒立项的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走向成熟的读写者:小学语文推敲教学的建构与实施”的阶段性成果。项雪寒从“确定课型,突破常规选定复习课”“明确类型,查阅中外资料明确分类”“突破难点,归纳‘六看’方法辨别文本”“设计学习单,便于学生梳理与探究”“划分课时,以学习单为支架落实任务”“教学实践,结构化梳理与教学”等六个方面梳理了探寻的过程。

  项雪寒认为,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复习课能切实落实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内容,通过复习深化理解又有新的发现,实现了从“复现”到“发现”的突破。另外,复习课的梳理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文体甚至其他学科的复习中,实用性文本的学习还可以拓展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打开学生的学习视域,这是一种大语文观。

  “这次复习课所有资料和教学设计都是可操作、可复制的样板,其他教师拿到就可以用,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追求的。”项雪寒希望,通过这次复习课的展示,让一线教师了解了实用性文体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体系、编排特点及规律,还发现可以针对性编排拓展日常的教学资源等。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1954号-1

    管理登录